[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及用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3309.8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7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业琼;黄海旭;江柯成;张传健;刘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13;H01M4/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郭宝煊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用电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包括正极涂覆区和正极空箔区,正极涂覆区具有大孔和微介孔,正极涂覆区其大孔的比表面积小于3m2/g且大于或等于1.0m2/g;正极涂覆区其微介孔的比表面积为1~4m2/g,正极涂覆区其微介孔的体积为0.9~1.1mm3/g;负极片,包括负极涂覆区和负极空箔区,负极涂覆区具有大孔和微介孔,负极涂覆区其大孔的比表面积为0.5~2.5m2/g;负极涂覆区其微介孔的比表面积为0.5~2.2m2/g,负极涂覆区其微介孔的体积为0.4~0.6mm3/g。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能满足新能源汽车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其中,新能源汽车主要是通过动力电池组来提供动力,因此不断追求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是动力电池组的主要改进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目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仍不足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
正极片,包括正极涂覆区和正极空箔区,所述正极涂覆区具有大孔和微介孔,所述正极涂覆区其大孔的比表面积小于3m2/g且大于或等于1.0m2/g;所述正极涂覆区其微介孔的比表面积为1~4m2/g,所述正极涂覆区其微介孔的体积为0.9~1.1mm3/g;
负极片,包括负极涂覆区和负极空箔区,所述负极涂覆区具有大孔和微介孔,所述负极涂覆区其大孔的比表面积为0.5~2.5m2/g;所述负极涂覆区其微介孔的比表面积为0.5~2.2m2/g,所述负极涂覆区其微介孔的体积为0.4~0.6mm3/g。
优选的,所述正极涂覆区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涂覆于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材料层,所述正极材料层的压实密度为P1,3.3g/cm3P13.6g/cm3。
优选的,所述正极涂覆区的孔隙率为30~50%。
优选的,所述正极材料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材料、锰酸锂材料、钴酸锂材料、经过掺杂包覆改性的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经过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所述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的粒径D50满足1.5μmD506.5μm,所述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的一次颗粒粒径d满足500nmd4μm。
优选的,所述正极材料层包括正极导电剂,所述正极导电剂的质量占所述正极材料层总质量的1.0~3.0%。
优选的,所述负极涂覆区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涂覆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材料层,所述负极材料层的压实密度P2,1.5g/cm3P21.8g/cm3。
优选的,所述负极涂覆区的孔隙率为35~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33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