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延长髓内钉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1979.6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4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南伟;蒋惠江;陶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为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彭科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延长 髓内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延长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端和可延长端,所述的固定端是由固定段、弯曲过渡段和连接段依次连成一体所组成,所述固定段远离弯曲过渡段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器械的椭圆形连接孔,所述的连接段通过伸缩机构与可延长端相连,所述可延长端的外壁上从左往右依次开设有若干个定位连接孔,相邻的两个定位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不相同。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先天畸形、外伤、肿瘤、感染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损或肢体不等长以及因疾病引起的肢体畸形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延长髓内钉。
背景技术
可延长髓内钉主要为成骨不全症患者四肢长骨骨折,脆骨病、瓷娃娃,骨折修复与畸形矫正。目前在除此之外的治疗方法中,使用外支架固定方式,其需要多支钢针通过皮肤进入骨头,带来巨大的痛楚,并且还很可能导致感染和其他问题;内外型固定的方式,有可能会引起新骨骨头生长不平整等问题。
可延长髓内钉,作为下肢延长的器械中最先进的技术。它像其它肢体植入支架一样,与置入部位相适配,没有外部支架,减小病人痛苦,术后恢复稳定。其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的治疗方法,但其存在难于监控、伸长过量或不足等问题,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而且现有的可延长髓内钉往往是直线型的,其不利于进针,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设计一种可延长髓内钉则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延长髓内钉,通过防旋转内槽与定位防旋转块的设计以及防旋转边槽与导向限位块的设计,防止螺杆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可延长端一同旋转的发生,起到了增加实用性能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延长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端和可延长端,所述的固定端是由固定段、弯曲过渡段和连接段依次连成一体所组成,所述固定段远离弯曲过渡段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器械的椭圆形连接孔,所述的连接段通过伸缩机构与可延长端相连,所述可延长端的外壁上从左往右依次开设有若干个定位连接孔,相邻的两个定位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不相同。
进一步:所述的伸缩机构为后置驱动伸缩机构,其具体包括驱动模块、控制模块和螺杆所组成,所述的连接段与第一导向端连成一体,所述的第一导向段为外置导向段,其内部开设有与可延长端相匹配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可延长端的一端伸入至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的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都设置有在第一导向槽,所述的驱动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与螺杆相连,所述的螺杆在驱动模块的带动下进行旋转,所述可延长端伸入至第一导向槽内的一端开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螺杆远离控制模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可延长端的第一螺纹孔内。
又进一步:所述可延长端的两侧都开设有防旋转边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防旋转边槽相匹配的导向限位块,所述导向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防旋转边槽内。
又进一步:所述的伸缩机构为前置驱动伸缩机构,其具体包括驱动模块、控制模块和螺杆所组成,所述的连接段与第二导向端连成一体,所述的第二导向端为内置导向段,所述可延长端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导向端相匹配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端远离连接段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二导向槽内并且其内部开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的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安装在第二导向槽内,所述驱动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与螺杆相连,所述螺杆在驱动模块的带动下进行旋转并且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螺纹孔内。
又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导向槽内也设置有防旋转内槽,所述第二导向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防旋转内槽相匹配的定位防旋转块,所述定位防旋转块滑动连接在防旋转内槽内。
又进一步:所述的驱动模块是由电源、伺服电机和信号接收模块所组成,所述的伺服电机分别与电源和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控制模块与伺服电机相连。
再进一步: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反馈模块,所述的控制器通过反馈模块与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为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为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1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