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堵油藏大孔道的高强度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71472.0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7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花;张健;李先杰;管错;胡科;刘玉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9K8/512 | 分类号: | C09K8/512;C09K8/588;C08F251/00;C08F220/56;C08F226/06;C08G8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刘鑫鑫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堵 油藏 孔道 强度 网络 纳米 颗粒 复合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由下述组分制成: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聚合物0.3%~0.9%、黄原胶0.1%~0.3%、交联剂0.2%~0.8%、快速促凝剂0.02%~0.1%、凝胶增强剂0.1%~0.3%、纳米颗粒0.5%~5%和余量的配制水;
所述凝胶结构增强剂为式II所示手性C3超分子聚合物,
式II中,n表示重复单元的个数,n=1~6,R1=H或C1-C3的直链烷基,R2=H或C1-C3的直链烷基,X为C1-C3的直链烷基;
所述交联剂为酚醛树脂交联剂;
所述快速促凝剂为无机铬;
所述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粘均分子量为300万~1000万,水解度为20%~40%;
式I中,n为3,m为4000~130000,p为400~2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和所述黄原胶的质量比为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铬由质量比为1:2的重铬酸钠和亚硫酸钠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锆和纳米三氧化二铝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1.5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1μm,且≥175nm。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配制水加入反应器中,控制加热温度为45~50℃;
2)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所述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和黄原胶,并继续搅拌;
3)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向反应器中加入所述交联剂,并继续搅拌;
4)将搅拌均匀的体系加热到60~65℃,然后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向反应器中加入所述凝胶增强剂,并继续搅拌;
5)将搅拌均匀的体系降温到45~50℃,然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反应器中加入所述纳米颗粒和所述快速促凝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所述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
8.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在封堵油藏大孔道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14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