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RIZ原理的压缩机优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70866.4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6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强;叶冬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00;F04B39/16;F04B3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征宇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riz 原理 压缩机 优化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RIZ原理的压缩机优化结构,涉及压缩机结构优化创新技术领域,包括压缩机外壳,所述压缩机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输入端机构,所述输入端机构包括单向阀机构,所述单向阀机构包括锥形密封块,所述输入端机构包括活动塞机构,所述压缩机外壳的外侧卡接有减振盘机构,所述减振盘机构包括高弧度钢板机构。本发明通过多组贴合杆和加强杆紧靠在压缩机外壳表面,提高固定时的摩擦力,发生较小的晃动时,六角加强环受横向力而产生微小形变,多组微小形变合成一个合力来抵消微小晃动,椭球体增加形变中弹力系数,使得六角加强环不会轻易形变过度而损坏,解决压缩机大振动所引发的其他部件共振的问题,以达到削减共振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结构优化创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TRIZ原理的压缩机优化结构。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的压缩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排气不连续,造成气流脉动,会导致进出口的气体流动不连贯,对后续流量的控制不精准,严重情况会造成机器不能正常工作而损坏;
2、现有技术的压缩机在进行空气的吸入、压缩和排出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较大的振动,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噪音,在内部结构不稳定的情况下,会造成机器的安全性下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TRIZ原理的压缩机优化结构,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循环压缩保证气流通畅的功能,解决进气、压缩和排气中因时间间隔较长,出现气流断断续续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气流流通的过程中出现气流起伏骤变较大的问题,以达到气流稳定流通,精准控量的效果;其中还有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缓冲工作中产生的较大振动的功能,解决压缩机压缩做功过程中产生的较大振动问题;其中还有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压缩机大振动所引发的其他部件共振的问题,以达到削减共振,保证各部件之间相对独立运行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TRIZ原理的压缩机优化结构,包括压缩机外壳,所述压缩机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压缩机外壳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输出端机构,所述输出端机构包括Z型输出管。
所述压缩机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输入端机构,所述输入端机构包括单向阀机构,所述单向阀机构包括锥形密封块,所述输入端机构包括活动塞机构,所述活动塞机构包括强力弹簧,所述输入端机构包括活动缸。
所述压缩机外壳的外侧卡接有减振盘机构,所述减振盘机构包括高弧度钢板机构,所述高弧度钢板机构包括波浪弧度板,所述减振盘机构包括减振盘外壳。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波浪弧度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六角加强环,所述六角加强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椭球体,所述六角加强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贴合杆,所述加强杆的下端与六角加强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的两端与波浪弧度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减振盘外壳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斜弹簧,所述斜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摩擦环,所述摩擦环的外表面与压缩机外壳的外表面卡接,所述减振盘外壳的内侧表面搭接有高弧度钢板机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高弧度钢板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钉,所述限位钉的尾部与减振盘外壳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限位钉的一侧与高弧度钢板机构的外表面搭接,所述高弧度钢板机构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橡胶球,所述弹力橡胶球的下侧与减振盘外壳的内腔底面搭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学院,未经衢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08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