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在线监测指标的低压切负荷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0743.0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0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谢冬冬;董洋洋;李忠良;牛垚;郝少帅;索海洋;荣家鹏;郭琳;朱敏鹏;栗超超;原哲;单鹏乐;王亚飞;申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图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4 | 代理人: | 孔艳阳 |
地址: | 4541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在线 监测 指标 低压 负荷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在线监测指标的低压切负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综合动态等值分析方法确定电力系统达到极限传输功率的必要条件,同时提出衡量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程度的阻抗模指标;S2:计算阻抗模指标对各节点功率的灵敏度大小,得到带有控制顺序的最优切负荷点集;S3:按照最优切负荷点集实施切负荷,使达到目标阻抗模时总的切负荷量最少。本发明所述指标综合考虑了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具有计算快速且准确度高的优点,通过计算该指标对各节点功率的灵敏度大小,能够确定出带有控制顺序的最优切负荷点集,并按照该最优切负荷点集实施切负荷,能够使得达到目标阻抗模时总的切负荷量最少,从而减少了工作量并提高了综合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在线监测指标的低压切负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增加和环境污染压力的增大,区域电网互联的规模逐渐扩大,区域电网的互联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但同时也给系统的运行与控制带来了更多复杂的问题。国内外发生的多起电压崩溃事故给各国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由此开展电压稳定研究并寻找防止电压失稳的有效措施显得极其重要。
当系统发生的扰动或故障使得系统的电压下降到了某一无法接受的水平,就可以采用切负荷控制手段来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其主要目标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能够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小切负荷量。基于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很多:一是通过对各控制节点的贡献度进行排序来优化布点,以欠切风险与过切风险代价和最小为目标进行切负荷;二是以保证确定的电压恢复值为目标,以PV曲线为依据来确定切负荷方案,但该方法要利用连续潮流法求取负荷节点的PV曲线,稍显复杂,同时也无法确定出对节点电压改善最为明显的切负荷节点集;三是基于节点网络阻抗矩阵,提出基于解析灵敏度指标的低压切负荷控制方法。由于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某种途径找到系统的薄弱节点,然后在薄弱节点进行切负荷,但并没有考虑薄弱节点可切负荷的多少。当薄弱节点可切负荷比较少时,可能将可切负荷全部切除后,该薄弱节点的电压可能仍然较低,因此如何找到其他较为合适的切负荷节点来使得最终总的切负荷量最少,对于切负荷的综合实用性显得极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在线监测指标的低压切负荷控制方法,能够按照该最优切负荷点集实施切负荷,使得达到目标阻抗模时总的切负荷量最少,从而减少了工作量并提高了综合实用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在线监测指标的低压切负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综合动态等值分析方法确定电力系统达到极限传输功率的必要条件,同时提出衡量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程度的阻抗模指标;
S2:计算阻抗模指标对各节点功率的灵敏度大小,得到带有控制顺序的最优切负荷点集;
S3:按照最优切负荷点集实施切负荷,使达到目标阻抗模时总的切负荷量最少。
具体的,所述步骤S1具体为:
根据综合动态等值分析方法,确定电力系统达到极限传输功率的必要条件,表示如下:
|ZTHEV|=|ZLD|
其中,ZTHEV表示系统动态等值阻抗,ZLD表示负荷静态等值阻抗:
电力系统潮流方程的直角坐标形式表示为:
其中,为注入节点功率,V=[e1,f1…en-1,fn-1]T为节点电压,为平衡节点电压,
单个节点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0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