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自适应消雾功能的闭式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70740.7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5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成良高;徐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塔冷却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14 | 分类号: | F28C1/14;F28F25/02;F28F25/10;F28F25/06;F28F25/00;F28G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佳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5 | 代理人: | 宋亚超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自适应 功能 冷却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自适应消雾功能的闭式冷却塔,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该一种具备自适应消雾功能的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外部配水机构、循环冷却机构和引流换气机构。所述外部配水机构包括分流管、第一进水管、冷却管、集流管、电磁流量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循环冷却机构包括集水箱、水泵、第二进水管、连接管、第二出水管、喷淋管和填料层。所述引流换气机构包括集风罩、固定架、风机、除水器和栅板。本装置使用时,待冷却液体由第一进水管泵入分流管内,设置多组冷却管将其分流,通过在冷却管出水端设置电磁流量计,可监测每根冷却管出水端的流量,方便在管道内出现问题时及时检修,避免影响整个冷却塔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备自适应消雾功能的闭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闭式冷却塔主要是由一个全封闭的内循环和外循环两个循环系统组成的。其中,内循环是指待冷却的液体不与外界空气有接触,外循环是指通过空气流动为冷却塔本身的冷却水降低温度。
闭式冷却塔由于有两个循环系统,所以在造价成本上较高。但因其具运行平稳、故障率低、无需经常停机保养、节能效果好、漂水和蒸发量更低等优势,在后续运营上的成本较低。
由于闭式冷却塔工作时,待冷却的液体不与外界空气接触,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往往会设置多组盘管分流换热。而现有的闭式冷却塔缺乏监测措施,当某一组管道出现问题时,难以及时发现,时间一长,可能会影响整个冷却塔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自适应消雾功能的闭式冷却塔,旨在改善现有的闭式冷却塔缺乏监测措施,当某一组管道出现问题时,难以及时发现,时间一长,可能会影响整个冷却塔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自适应消雾功能的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外部配水机构、循环冷却机构和引流换气机构。
所述外部配水机构包括分流管、第一进水管、冷却管、集流管、电磁流量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分流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塔体外壁,所述第一进水管出水端与所述分流管连通,所述冷却管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塔体内,所述冷却管进水端贯穿所述塔体侧壁与所述分流管连通,所述集流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塔体外壁,所述冷却管出水端贯穿所述塔体侧壁与所述集流管连通,所述电磁流量计安装在所述冷却管出水端,所述第一出水管进水端与所述集流管连通。
使用时,待冷却液体由第一进水管泵入分流管内,通过设置的多组冷却管将其分流,增大了换热面积,提升了换热效率,冷却后的液体从冷却管出水端汇集到集流管内,再从第一出水管流出,通过在冷却管出水端设置电磁流量计,可监测每根冷却管出水端的流量,方便在管道内出现问题时及时检修,避免影响整个冷却塔的运行。
所述循环冷却机构包括集水箱、水泵、第二进水管、连接管、第二出水管、喷淋管和填料层,所述集水箱设置在所述塔体内腔底部,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塔体外壁,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集水箱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进水端与所述水泵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出水端与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填料层设置在所述冷却管的间隙中。
所述引流换气机构包括集风罩、固定架、风机、除水器和栅板,所述集风罩设置在所述塔体顶部,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集风罩内,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除水器安装在所述塔体内腔,所述塔体侧壁贯穿开设有换气口,所述栅板设置在所述换气口内。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S形多段设置,延长了与冷却水的接触时间,扩大了接触面积,增强了冷却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塔体内腔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集水箱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喷淋管包括管体和喷淋头,所述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上,所述喷淋头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管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塔冷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塔冷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0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