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高应力封堵挡墙的强度计算方法及其墙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9082.X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9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铁江;王中利;盛永霖;刘海波;梁帅;王金宝;陈岩林;高新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8;E21F17/103;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李改平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应力 封堵 挡墙 强度 计算方法 及其 墙体 | ||
1.一种井下高应力封堵挡墙的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泥石流最大冲击压力和水砂最大冲击压力的计算:
将水砂流简化为一维流体模型,该一维流体模型分为静力流体模型和动力流体模型;所述的静力流体模型可表述为如下形式:
式中,pmax表示泥石流最大冲击压力;k为经验系数取2.8~7.5;为泥石流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泥石流深度;k的取值范围为2.5~7.5;
所述的动力流体模型,其形式表述如下:
式中,Pmax代表水砂最大冲击压力;a为经验系数3.0-5.0;v代表水砂流流速;为泥石流密度;。
S2、挡墙承压的计算:
PS=γ0×γG×γQ×γf×P (3)
式中,γ0—结构安全系数,γ0=1.1;γG和γQ—荷载分项系数,γG=1.2,γQ=1.4;γf—富余安全系数,γf=1.4;
挡墙的厚度的计算采用三种方法,分别为:
按抗压强度计算:
B1≥r/(fc/PS-1) (4)
式中,fc—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r—挡墙内半径,r=a/2sinα;a—挡墙设计宽度;
按抗剪强度计算:
B2≥PS ab/【2(a+b)fv)】 (5)
式中fv—混凝土设计抗剪强度;a—挡墙设计宽度;b—挡墙设计高度;
按抗渗透性条件计算:
B3≥48Khab (6)
式中K—挡墙的抗渗性要求,取0.00003;a—挡墙设计宽度;b—挡墙设计高度;h为泥石流深度。
2.一种井下高应力封堵挡墙,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高应力封堵挡墙的强度计算方法进行设计,该井下高应力封堵挡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包括弧形顶板以及设置在弧形顶板下部的底板,该弧形顶板与底板之间形成浇注混凝土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均匀的安装有数根螺纹钢,每一所述螺纹钢沿水平方向设置,所有的螺纹钢整体沿墙体的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弧形顶板两侧的下部空间内,设置有数根沿该弧形顶板切线方向设置有圆钢,每一所述的圆钢通过倒楔挂桩进行固定;所述倒楔挂桩的一端形成与圆钢配合的挂桩圆环,另一端延伸至空间的外部后安装有倒楔,该倒楔嵌入待固定的岩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高应力封堵挡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下部安装有至少两根支撑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高应力封堵挡墙,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支撑木沿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两支撑木之间形成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井下高应力封堵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钢与螺纹钢垂直设置,形成网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井下高应力封堵挡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根贯穿墙体的排水管,该排水管的一端位于墙体的外部,另一端位于墙体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90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