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材夹子盒与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7894.0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3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涛;张伟康;鲍常亮;张丽美;蒋春晖;郭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5/02 | 分类号: | F25D25/02;F25D23/12;F25D29/00;F25D23/04;F25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子 冰箱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材夹子盒与冰箱。其中食材夹子盒包括:盒体,其内部限定有收纳腔;以及一个或多个夹子,放置于收纳腔内,其中夹子内部设置有芯片,且芯片存储有食材的种类信息;并且收纳腔内设置有第一感应板,配置成感应夹子所代表的种类信息以及夹子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存在和消失。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可用于食材管理的食材夹子盒,提高食材管理的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能够实现食材夹子盒与冰箱互联,便于用户准确了解食材在冰箱中的存储情况,并能够对应调整冰箱的各工作参数,有效提升储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材夹子盒与冰箱。
背景技术
现在了解冰箱内储存食材的情况一般是通过打开冰箱门查看的方法来进行,浪费时间和精力,另外频繁开关冰箱门体还会造成冷量泄漏。此外,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愿意买很多食材放置在冰箱中,但是很容易忘记储存的食材导致食材储存时间过长而变质,造成浪费。
尤其是针对全球大环境下,各类家居家电产品较以往更加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食用健康安全,需要更多关注食材的保存方式及保存时间。因为在全球大环境下,用户可能会很少出门,每次出门会大量采购不同的食材。大量的食材往往会导致用户不能一次性吃完,并且会使得用户不能够准确了解剩余食材在冰箱内部储存的时间,从而导致一些食材过期。过期食材的使用将会是家庭健康环境下的极大腕胁。
并且,现有冰箱存储食材的种类较多,不同食材需求存储的环境一般不同。例如,每种食材所需的储存环境中氧气含量、温度的高低、降温的速度都是不同的。用户无法针对每种食材针对性地去调节该食材的最佳保存环境。总之,用户不确定每种食材保存的时间、食材过期不能食用、每种食材不知道如何去储存、学习每种食材保存的环境参数非常费力,这些是目前的大部分冰箱存在的一些缺点,非常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食材管理的食材夹子盒。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实现食材夹子盒与冰箱互联,提高智能化程度。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材夹子盒,包括:盒体,其内部限定有收纳腔;以及一个或多个夹子,放置于收纳腔内,其中夹子内部设置有芯片,且芯片存储有食材的种类信息;并且收纳腔内设置有第一感应板,配置成感应夹子所代表的种类信息以及夹子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存在和消失。
可选地,夹子包括第一夹片、第二夹片以及中间的弹簧,并且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表面均设置有纹理,以增加与所夹设食材之间的摩擦力。
可选地,第一夹片的前部贴设有第一装饰面,第一装饰面展示有夹子所代表的种类信息。
可选地,第二夹片的后部贴设有芯片和第二装饰面,并且第二装饰面的后表面设置有凹槽,以作为用户的按压部位。
可选地,收纳腔内还设置有:控制板,且第一感应板与控制板连接,以向控制板发送种类信息和状态信息。
可选地,盒体包括:本体,其内部限定有收纳腔,本体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前盖和后盖;收纳腔内还设置有固定件,配置成将控制板和第一感应板与本体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其内部限定有储物空间;门体,设置于箱体的前表面,以开闭储物空间;以及上述任一种食材夹子盒,设置于门体内侧的门衬上。
可选地,储物空间设置有多个,并且每个储物空间均设置有第二感应板,配置成感应储物空间内的夹子所代表的种类信息以及夹子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存在和消失。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主控板,其与每个储物空间的第二感应板连接,配置成接收第二感应板发送的种类信息和状态信息,并确定上传信息的第二感应板对应的储物空间;以及无线通信模块,配置成通过云端服务器与移动终端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7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