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硬质河道的生物-生态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7609.5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8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兵;甘雁飞;丁付革;张骏;韦雨;张恩波;陆剑;杜成祥;成杰;徐磊;李嘉辉;彭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32;C02F3/34;C02F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硬质 河道 生物 生态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硬质河道的生物‑生态净化系统,包括微孔曝气系统和生物‑生态床系统。微孔曝气系统包括微孔曝气机、曝气主管和多根间隔地布设在河道底部的曝气支管;生物‑生态床系统包括多个木质框架和安装在每个木质框架上的生物组合填料和水生植物;多个木质框架沿着河道的水流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河道中;生物组合填料包括若干道絮状生物绳和若干组生物球;若干道絮状生物绳间隔地连接在木质框架的两侧竖杆之间;若干组生物球竖向交错地设置在相邻的絮状生物绳之间;水生植物依附若干个种植桶生长,若干个种植桶各自通过吊绳间隔地悬挂在木质框架的底横杆上。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及氮磷污染物,提高水体透明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硬质河道的生物-生态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常常忽视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很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排河道的现象层出不穷,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破坏了生态系统,导致河道水体富营养化及黑臭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环保问题逐渐得到重视,也有很多学者、科研院所、企业都在研究河道整治技术。
常见河道整治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等。其中物理修复主要包括人工曝气、底泥疏浚和调水换水等;化学修复主要包括化学絮凝、化学除藻和化学固化等;生物修复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净化水质;生态修复是通过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共同作用下净化水质。其中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治标不治本,难以持续保持处理效果,并且成本较高,同时化学修复容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和生态修复技术虽然能够起到长时间保持稳定净化效果的作用,并且具有经济、稳定、安全等特点,但如何通过两者的有效联用,如何通过在河道水体中合理布置,如何在施工安装简便、运行稳定、无二次污染、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和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最终实现污染物的转移和降解却是一个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硬质河道的生物-生态净化系统,它能够有效去除河道水中的有机物及氮磷污染物,提高水体透明度,使各项水质指标均能达到Ⅱ类水标准。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硬质河道的生物-生态净化系统,包括布置在河道底部的微孔曝气系统和布置在河道中部的生物-生态床系统;
所述微孔曝气系统包括微孔曝气机、曝气主管和多根曝气支管;其中,
所述微孔曝气机设在河道的一侧挡墙的顶面上;
所述曝气主管布设在河道的一侧挡墙的顶面上,且曝气主管的一端与所述微孔曝气机连接;
每根曝气支管包括竖向管和横向管而呈L形,横向管上均布开设多个微孔,多根曝气支管的横向管间隔地布设在河道的底部,多根曝气支管的竖向管贴着河道的一侧挡墙布置,并且多根竖向管的上端均与曝气主管连接;
所述生物-生态床系统包括多个木质框架和安装在每个木质框架上的生物组合填料和水生植物;其中,
所述木质框架由顶横杆、底横杆和两根竖杆构成而呈矩形,木质框架的两侧顶部各自通过一根吊绳一一对应地悬挂在河道的两侧挡墙上安装的膨胀螺栓上,使多个木质框架沿着河道的水流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河道中;
所述生物组合填料包括若干道絮状生物绳和多个生物球;若干道絮状生物绳沿着河道水深方向间隔地连接在所述木质框架的两侧竖杆之间;多个生物球分成若干组,若干组生物球各自通过一根吊绳沿着河道宽度方向间隔地悬挂在所述木质框架的顶横杆上,每根吊绳上的一组生物球的间距为两道相邻的絮状生物绳的间距的两倍,使若干组生物球竖向交错地设置在相邻的絮状生物绳之间;
所述水生植物为沉水植物并种植在若干个种植桶内,若干个种植桶各自通过吊绳沿着所述河道的宽度方向间隔地悬挂在所述木质框架的底横杆上。
上述的用于硬质河道的生物-生态净化系统,其中,多根曝气支管的布置间距为40~10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76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