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品表面喷涂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67384.3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9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张亮;王杰;李忠红;郑朝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吉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12 | 分类号: | B05D1/12;B05D3/02;B05D1/04;B05B13/02;B05B12/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鑫康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品 表面 喷涂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表面喷涂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上挂;挂工件;B、表面预处理;完成工件表面除尘和绒毛清理;C、涂装;利用静电吸附,对工件整体进行喷涂,做表面处理;D、固化;烘烤温度195摄氏度到205摄氏度,烘烤时间12到18分钟;E、下挂;下工件;F、去保护;去除产品上的保护螺丝或胶带;G、检验;产品做挑选检验;其特征是,步骤C和步骤C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C0、预喷涂;将复杂工件死角部位,进行预喷涂;C1、预热固化;将喷涂在工件表面的粉末做固化,预热温度采用135摄氏度到145摄氏度。本发明的好处是一次喷涂物料死角边缘露底问题彻底解决,提升产品质量,节约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表面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产品表面喷涂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工件表面经过表面喷涂工艺处理能够形成保护层,减少工件氧化,延长工件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喷涂工艺包括喷涂和固化,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号为CN2020104306505于2020年9月18日公开的名为《一种高强度抗拉型合金钢管的表面涂装工艺》的发明专利,该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拉型合金钢管的表面涂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表面处理;b、加热;c、粉末喷涂;d、包裹防腐层;e、固化。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喷涂复杂工件时,若只采用一次加工,容易出现死角喷涂容易露底问题,若采用两次加工,因为喷涂工艺生产线的单向设置,产品需要做两次喷涂,经过两个烘烤固化,生产效率过低,而且浪费成本。而且二次涂装不良品时,由于涂层表面张力的影响,需要增加酒精擦拭工位来提高返工良品率,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产品表面喷涂处理工艺,一次喷涂物料死角边缘露底问题彻底解决,提升产品质量,节约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产品表面喷涂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上挂;挂工件;
B、表面预处理;完成工件表面除尘和绒毛清理;
C、涂装;利用静电吸附,对工件整体进行喷涂,做表面处理;
D、固化;烘烤温度195摄氏度到205摄氏度,烘烤时间12到18分钟;
E、下挂;下工件;
F、去保护;去除产品上的保护螺丝或胶带;
G、检验;产品做挑选检验;
其特征是,步骤C和步骤C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C0、预喷涂;将复杂工件死角部位,进行预喷涂;
C1、预热固化;将喷涂在工件表面的粉末做固化,预热温度采用135摄氏度到145摄氏度。
一次喷涂物料死角边缘露底问题彻底解决,提升产品质量;增加预热固化后可实现一次成型,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增加预热后,返修不良品时,不良品表面涂层能够受热均匀,使产品表面张力增加,喷涂时过程涂层能够均匀吸附在产品表面,使涂层膜厚更加均匀。
作为优选,步骤A到步骤E之间的所有步骤对应有独立的工位,每个工位上均设有悬挂输送带,悬挂输送带上设有用于和工件配合的悬挂架;相邻工位的悬挂输送带之间搭接设有过渡滑板。
各个工位的悬挂输送带能够独立控制,彼此之间不会受到较大影响,有利于后续车间改进,也有利于各个环节的独立控制,方便后续相邻工位之间的直接返工。
作为优选,悬挂架包括配合悬挂输送带上表面和过渡滑板上表面的横杆,横杆上设有传动滚轮,横杆两端分别设有竖杆,竖杆上设有防撞轮,悬挂输送带的侧面设有防护板,防撞轮与防护板配合,竖杆下端连接设有挂杆,挂杆下方设有安装架,挂杆和安装架之间设有耐高温称重传感器。横杆和竖杆形成悬挂支撑和导向结构,方便悬挂架随悬挂输送带移动,耐高温称重传感器能够用作喷涂质量的辅助测量,能够判别工件喷涂前后的质量变化,依据变化值辅助保证喷涂加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吉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吉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73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