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率血氧检测方法及装置、可穿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5910.2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3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龚永兴;聂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纳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455;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率 检测 方法 装置 穿戴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心率血氧检测方法及装置、可穿戴设备,该方法包括:设置光源发射器,光源发射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光源发射器发射的光线分别为红光和红外光;光源发射器发射的光传播至光接收器,光接收器与光源发射器一一对应,光源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上均集成有超透镜,光接收器将收集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输出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获取光接收器的信号强度,获取足量信号强度后,利用算法软件计算并得到对应值。本申请实现了LED光束在人体血管内的聚焦和高效率LED反透射光束的收集,相比于传统心率血氧传感器,集成超透镜可极大减小设备体积,方便集成进小型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率血氧检测方法及装置、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实时监测人体心率血氧的需求也逐渐增多。结合目前消费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将实时监测人体心率血氧的传感器集成进随身佩戴的电子产品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其中常见的可佩戴电子产品包括手机,手环,手表,耳机,眼镜等。这些消费电子产品都有着一个体积小的共同点,这就意味着可留给我们集成心率血氧探测器的空间体积较小,从而给心率血氧传感器的制备提出了一定挑战。
同时随着运动行业的兴起,运动已经成为人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人体的心率和血氧情况将随着人的运动状态随之改变,例如在运动过程中,心率将存在增大情况,而血氧含量略微降低,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实时监控人体心率和血氧情况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尤其是对于患有心脏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能起到提前预警的效果。
然而目前搭载在手环或手表上的心率血氧传感器始终无法避免由于佩戴存在不同的松紧程度而导致的测量精度不准的问题,同时在人体运动过程中,由于手环和手表的不同程度晃动,导致测量过程中引入误差,所以将心率血氧探测器集成在稳定性更高的耳机或眼镜上将更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但是耳机和眼镜上可供搭载心率血氧探测器的空间相对于手机和手环来说更小,所以进一步对心率血氧探测器的制备提出了挑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心率血氧检测方法及传感器、可穿戴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心率血氧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设置光源发射器,所述光源发射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所述光源发射器发射的光线分别发射的光线分别为红光和红外光;所述光源发射器发射的光传播至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光源发射器一一对应,所述光源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上均集成有超透镜,所述光接收器将收集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电信号输出至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获取所述光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获取足量信号强度后,利用算法软件计算并得到对应值。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超透镜的数量为一个或四个。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发射器发射的光线为660nm的红光和860nm的红外光。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检测心率包括以下步骤:
A1、运行算法软件并以100-300Hz的频率采集PPG信号;
A2、判断采集的信号数量是否足够;
若采集的信号数量不足,则继续进行信号采集;
A3、利用算法软件对采集的PPG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并计算单位时间内PPG信号周期数,以计算得到心率值。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检测血氧包括以下步骤:
B1、运行算法软件并以100-300Hz的频率采集PPG信号;
B2、判断采集的信号数量是否足够;
若采集的信号数量不足,则继续进行信号采集;
B3、利用算法软件对采集的PPG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并计算得到R值;
B4、多次重复进行B1-B3,分别得到对应R值,取所有R值的平均值,以计算得到血氧饱和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纳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纳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5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