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瓦斯突出预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65732.3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2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贾天让;闫江伟;刘操;刘小磊;冯阵东;王蔚;魏国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F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64 | 代理人: | 郭玉静 |
地址: | 45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瓦斯 突出 预测 装置 | ||
1.一种煤矿瓦斯突出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固定端座(1),嵌入固定在煤矿钻孔内;
内环座(2),同轴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座(1)上,所述内环座(2)密封贴合设置在煤矿钻孔内壁;
主管体(3),横向同轴固定在所述固定端座(1)上,所述主管体(3)横向穿接在煤矿钻孔中;
内隔离分区组件(5),为横向排列设置的多个,各所述内隔离分区组件(5)均同轴固定在主管体(3)外,用于将煤矿钻孔按比例分段区域;
瓦斯抽排组件(4),同轴固定在所述主管体(3)中,所述主管体(3)上圆周开设有多个气流腔位,使得煤矿钻孔内涌出的瓦斯气体能够进入气流腔位,然后通过瓦斯抽排组件对外抽排,以便对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进行预测;以及
内置振打装置(6),连设在各所述内隔离分区组件(5)之间,所述内置振打装置(6)用于对煤矿钻孔中的各分段区域内壁进行接触振打,以便粘附在内置振打装置(6)外壁上受挤压煤粉颗粒及时脱离;
所述瓦斯抽排组件(4)包括:
密封端件(41),为横向排列设置的多个,各所述密封端件(41)均固定在所述主管体(3)内并与所述内隔离分区组件(5)一一对应设置;
气压环体(42),同轴嵌入固定在所述密封端件(41)内;
中心轴管(43),横向固定在所述固定端座(1)内,所述中心轴管(43)的一端伸入主管体(3)中靠近外侧的气压环体(42)内;
套接轴管(44),同轴套接在所述中心轴管(43)外,所述套接轴管(44)的一端伸入主管体(3)中靠近中侧的气压环体(42)内;
外轴管(45),同轴套接在所述套接轴管(44)外,所述外轴管(45)的一端伸入主管体(3)中靠近内侧的气压环体(42)内;以及
集流腔(46),与各所述密封端件(41)相对应设置,各所述集流腔(46)分别与所述中心轴管(43)、套接轴管(44)以及外轴管(45)相连通,所述主管体(3)上位于各所述集流腔(46)处均圆周阵列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内嵌入固定有滤网体(49);
所述主管体(3)内还嵌入固定有导流件(47),所述导流件(47)被构造成倒梯形结构,且所述导流件(47)内转动设置有多个扇叶(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瓦斯突出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离分区组件(5)包括:
排送座(51),为排列设置的多组,每组所述排送座(51)均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主管体(3)上;
内联管(52),与各所述排送座(51)相连通,所述内联管(52)的一端连接外设气压泵;以及
气压环囊(53),被构造成环形结构,所述气压环囊(53)与各所述排送座(51)相连通,所述内置振打装置(6)可相对竖向滑动地对称设置在气压环囊(53)的两侧位置,且煤矿钻孔内位于气压环囊(53)处设有安装槽位,所述内置振打装置(6)嵌入设置在各安装槽位内并与所述排送座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瓦斯突出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振打装置(6)包括:
内基件(61);
密封内管(62),竖直固定在所述内基件(61)上,所述主管体(3)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内基件(61)相连接固定;
轴塞(63),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密封内管(62)中,所述轴塞(63)上通过联杆横向固定有外导件(64);
驱动块(65),可相对横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内基件(61)中,所述驱动块(65)上横向设置有内弹簧(66),所述内弹簧(66)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内基件(61)上;
顶位块,固定在所述驱动块(65)上位于内基件(61)中,所述顶位块的一侧与所述外导件(64)相抵靠接触;以及
外连接板(67),横向连接在相邻所述驱动块(65)之间,所述外连接板(67)的横截面呈下凸式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瓦斯突出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内管(62)的一侧还开设有排送孔,使得当所述轴塞(63)位移至排送孔上端时密封内管(62)中的气流从所述排送孔及时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57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磨毛仿蜡印花智能生产线
- 下一篇:无机组成物产品以及结晶化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