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卷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5569.0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3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寺尾雄帆;麻洋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54/74;B65H59/10;B65H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秀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卷绕 装置 | ||
提供容易进行将第1纱线与第2纱线连接之前的准备作业的纱线卷绕装置。卷绕单元(2)具备:张力施加装置(31),其对纱线(Y)施加张力;保持部(32c),其构成为在纱线(Y)在走纱方向上断成第1纱线(Y1)与第2纱线(Y2)时,保持第1纱线(Y1);臂驱动马达(32d),其构成为使保持部(32c)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单元控制部(15)。在使第1纱线(Y1)保持于保持部(32c)的状态下,单元控制部(15)控制臂驱动马达(32d),使保持部(32c)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之后,使保持部(32c)返回第1位置而停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6-132574号公报所记载的纱线卷绕装置构成为,一边通过张紧器(张力施加装置)对从纺杯(喂纱体)拉出的纱线施加张力,一边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并且,纱线卷绕装置构成为,在走纱方向上,在喂纱体与卷装之间纱线断开时,将喂纱体侧的纱端与卷装侧的纱端连接。
具体而言,纱线卷绕装置具备:使纱端彼此捻合的绞接装置(接纱装置);将喂纱体侧的纱线(第1纱线)的纱端引导至接纱装置的钳纱管;和将卷装侧的纱线(第2纱线)的纱端引导至接纱装置的吸嘴。通过由中央控制单元(控制部)控制这些结构要素的动作,将喂纱体侧的纱端与卷装侧的纱端连接。
虽没有记载于日本特开2016-132574号公报,但在没有设置有上述接纱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中,例如通过操作人员的手,或者通过以操作人员能够携带的方式构成的公知的手动绞接器,将第1纱线与第2纱线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在将第1纱线与第2纱线连接之前,预先将第1纱线的纱端和第2纱线的纱端拉出至操作人员容易进行作业的位置为止。需要说明的是,日本特开2016-132574号公报记载有如下纱线切断装置:为了能够取出纱端彼此连接而形成的接头(日本特开2016-132574号公报中记载为接纱部),在接头形成之后切断纱线。然而,针对在切断纱线之后纱端具体怎样被拉出没有提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需要由操作人员将第1纱线与第2纱线连接的纱线卷绕装置中容易进行将第1纱线与第2纱线连接之前的准备作业。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装置是以卷绕从喂纱体拉出的纱线而形成卷装的方式构成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张力施加装置,其构成为在走纱方向上对向上述卷装侧行进的上述纱线施加张力;保持部,其构成为在上述纱线断成上述走纱方向上的上述喂纱体侧的第1纱线与上述走纱方向上的上述卷装侧的第2纱线时,保持上述第1纱线;移动驱动部,其构成为能够使上述保持部在能够捕捉上述第1纱线的第1位置与能够将上述第1纱线导入上述张力施加装置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控制部,在使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第1纱线的状态下,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移动驱动部,在使上述保持部从上述第1位置向上述第2位置移动之后,使上述保持部返回上述第1位置而停止或者使上述保持部在向上述第1位置返回的中途的第3位置停止。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保持部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能够将第1纱线导入张力施加装置。由此,与操作人员将第1纱线导入张力施加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省去操作人员的麻烦。其后,通过使保持部在第1位置或者第3位置停止,能够容易从保持部取出第1纱线。如以上那样,在需要由操作人员将第1纱线与第2纱线连接的纱线卷绕装置中,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第1纱线与第2纱线连接之前的准备作业。
在上述第1发明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纱线卷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将沿着从上述喂纱体朝向上述张力施加装置行进的上述纱线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时,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移动驱动部,以使上述保持部在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作为上述第3位置的比上述第1位置和上述第2位置靠能够进行将上述第1纱线的纱端与上述第2纱线的纱端连接的作业的作业空间侧的位置停止。
在本发明中,操作人员接触第1纱线变得更容易。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准备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5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的室内机
- 下一篇:一种带有稳定放置机构的防位移塑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