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MIMO无线通信信道建模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5244.2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5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刘和瑾;张席畅;申逸飞;杨普;王靓;王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391 | 分类号: | H04B17/391;H04W16/22;H04B7/0413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何畏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mimo 无线通信 信道 建模 方法 系统 介质 设备 | ||
1.一种矿井MIMO无线通信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井MIMO无线通信信道建模方法包括:建立矿井的三维模型,包括信号的GBDB直射分量传播模型和信号的GBDB散射分量传播模型;推导直射和散射模式下的系统相关函数;对平均功率分配和自适应分配算法下井下MIMO通信系统容量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MIMO无线通信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井MIMO无线通信信道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井下隧道的实际尺寸建立隧道系统的几何模型,将几何模型划分为若干个散射体,且散射体是自由分布的,利用发射机、接收机和散射体的位置获得传播路线,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上配置均匀线性天线阵列;
步骤二,利用矩形隧道中发射机、接收机和散射体的几何关系,得到隧道模型的漫反射分量和视距分量,将两个分量相加得到模型的时变传递函数;
步骤三,通过隧道散射场景中的几何关系以及三角恒等式,利用散射体的位置表示出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天线到散射体的距离;
步骤四,结合时变传递函数以及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天线到散射体的距离计算出隧道模型的统计特性;基于散射分量和视距分量的传输矩阵,得到隧道模型的信道容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MIMO无线通信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利用发射端和接收端任意两天线的传播路线得到传递函数hpm(t),表示为:
hpm(t)=hpmDIF(t)+hpmLOS(t);
等效基带冲击响应为直射分量和散射分量的等效基带冲击响应之和;
时变传递函数hpm(t)中的视距分量表示为:
其中,
Kpm=E[|hpmLOS|2]/E[|hpmDIF|2];
Ωpm=E[|hpm(t)|2]≤1;
式中,dpm表示发射天线Tp到接收天线Rm之间的距离,Ωpm表示Tp到Rm的传输功率,λ表示电磁波波长;
时变传递函数hpm(t)中的散射非视距分量表示为:
其中,
式中,当发射端有N个散射体分布在半径为RT的圆上时,SI为发射端的第I个散射体;接收端有N个散射体分布在半径为RR的圆上,SK为接收端的第K个散射体,且散射体分布满足均匀分布;
dpi为发射端天线TP与发射端的第I个散射体SI之间的距离,dik为SI与接收端的第K个散射体SK之间的距离,dkm为SK与接收端天线Rm之间的距离;
是由散射体i和k引入的相互独立的增益,是由散射体i和k引入的相互独立的相位,并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MIMO无线通信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隧道模型的统计特征指空时相关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52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光危害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绿色高效节能超细专用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