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绑定方法和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64252.5 | 申请日: | 2022-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3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梁肖;张足刚;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18;H04L41/0803;H04L69/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张恺宁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设备 绑定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绑定方法和终端,该方法包括:响应于设备添加指令;基于终端的目标应用内置的局域网发现协议,确定第一设备信息集合;获取来自服务器的目标应用关联的账号已绑定的智能家居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集合;根据第二设备信息集合对第一设备信息集合进行筛选,确定根据第二设备信息集合对第一设备信息集合进行筛选,确定配网状态且处于未绑定状态的目标智能家居设备;确定用户选择的需要绑定的目标智能家居设备,并向服务器发送包括需要绑定的目标智能家居设备的通信模块标识的绑定请求,以使服务器根据绑定请求对需要绑定的目标智能家居设备进行绑定。用以减少已配网的智能家居设备重新绑定时的操作流程,提高绑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绑定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越来越普及,功能也越来越完善,而其很多功能是联网后实现的。用户可以通过终端的APP将智能家居设备绑定在该APP当前登录账号下,该绑定过程中,首先要通过APP对智能家居进行配网,再进行绑定。绑定成功后,智能家居设备能够联网联控,真正实现远程控制、智能控制和自动化场景控制。
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配网的方式通常包括蓝牙配网和WIFI配网等,无论哪种配网方式,用户通过APP对智能家居设备配网都是有学习成本的,也即,用户都需要按照配网说明,一步步的进行相应的操作才可以配网成功,配网成功后用户可以使用APP来操作智能家居设备。
相关技术中,如果用户不小心将设备从APP绑定列表中移除,或者忘记设备绑定在哪个账号下时,需要用户重新对设备进行配网来对设备智能家居设备进行绑定,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绑定方法和终端,用以减少已配网的智能家居设备重新绑定时的操作流程,提高绑定效率。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绑定方法,包括:
响应于设备添加指令;
基于所述终端的目标应用内置的局域网发现协议,确定第一设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信息集合中包括所述终端所在的局域网内的处于配网状态的各个智能家居设备的通信模块标识;
获取来自服务器的所述目标应用关联的账号已绑定的智能家居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二设备信息集合中包括所述已绑定的智能家居设备的通信模块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集合对所述第一设备信息集合进行筛选,确定目标智能家居设备;其中,所述目标智能家居设备为处于配网状态且处于未绑定状态的智能家居设备;
在各个目标智能家居设备中,确定用户选择的需要绑定的目标智能家居设备,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括需要绑定的目标智能家居设备的通信模块标识的绑定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对所述需要绑定的目标智能家居设备进行绑定。
本申请实施例,响应于设备添加指令,再基于终端的目标应用内置的局域网发现协议,可以确定终端所在的局域网内的处于配网状态的各个智能家居设备,这些智能家居设备的通信模块标识构成第一设备信息集合;获取来自服务器的目标应用关联的账号已绑定的智能家居设备,这些智能家居设备的通信模块标识构成第二设备信息集合。再根据第二设备信息集合对第一设备信息集合进行筛选,确定处于配网状态且处于未绑定状态的智能家居设备称为目标智能家居设备。在各个目标智能家居设备中,确定用户选择的需要绑定的目标智能家居设备,并向服务器发送包括需要绑定的目标智能家居设备的通信模块标识的绑定请求,以使服务器根据绑定请求对需要绑定的目标智能家居设备进行绑定。这样,可以找到已经配过网但是处于未绑定状态的智能家居设备并进行绑定,无需在绑定过程中重新执行一遍配网流程,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智能家居设备绑定的效率。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终端的目标应用内置的局域网发现协议,确定第一设备信息集合,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42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