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蟹味菇菌渣育成鹅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3310.2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1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影;何大乾;杨云周;龚绍明;王翠;刘毅;李光全;王贤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K50/75 | 分类号: | A23K50/75;A23K10/30;A23K10/37;A23K20/158;A23K20/142;A23K20/174;A23K20/105;A23K20/22;A23K20/20;A23K20/28;A23K30/20;A23L5/20 |
代理公司: | 焦作加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2 | 代理人: | 冯新志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蟹味菇菌渣 育成 混合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蟹味菇菌渣育成鹅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合饲料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玉米粒36.08‑55.99份、豆粕23.7‑25.8份、蟹味菇菌渣12‑32份、大豆油2份、赖氨酸0.08‑0.18份、蛋氨酸0.09‑0.13份、苏氨酸0.01‑0.03份、预混料3‑5份。制备步骤如下:将蟹味菇菌渣通风、晾晒至含水率低于15%;将玉米粒粉碎后投入配料仓,再投入蟹味菇菌渣和豆粕,接着将预先混合均匀的大豆油、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预混料投入配料仓,搅拌均匀即得蟹味菇菌渣育成鹅混合饲料。该混合饲料配方均衡,原料成本较低,不仅能够满足育成鹅的营养需要,保证育成鹅的正常生长,还能降低饲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牧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蟹味菇菌渣育成鹅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食用菌年产量占世界75%以上,且以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2.4%的速度增加。2012年全国真姬菇日产量已达167吨,2015年上海蟹味菇年产量2.5万吨,菌渣7万吨。伴随着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模式的兴起与推广,如何利用每日产生的大量食用菌菌渣成为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养鹅数量最多的国家,2020年商品鹅出栏6.39亿只,较2019年增长5.34%,已逐渐发展成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鹅肌胃发达,盲肠有大量微生物,可以采食大量青绿粗饲料,属于节粮型禽类。适量的饲粮粗纤维,不仅可以维持鹅体健康,促进生长,还可以缓解人畜争粮问题。因此,开发并利用适合鹅利用,且价格低廉的精纤维饲粮,对于降低养殖成本,非常重要。
近年来,畜牧业陆续开展了利用菌渣养殖牛、羊、兔、猪、蛋鸡等畜禽的尝试,但在鹅的饲养,中该项技术缺乏,仍属于空白领域。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蟹味菇菌渣育成鹅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合饲料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利用,并且配方均衡,能够满足育成鹅的营养需要,保证育成鹅的正常生长。
技术方案:一种蟹味菇菌渣育成鹅混合饲料,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玉米粒36.08-55.99份、豆粕23.7-25.8份、蟹味菇菌渣12-32份、大豆油2份、赖氨酸0.08-0.18份、蛋氨酸0.09-0.13份、苏氨酸0.01-0.03份、预混料3-5份。
上述所述的每kg预混料由以下成分组成:多维30g,微量元素30g,大蒜素18g,赖氨酸60g,蛋氨酸30g,食盐60g,石粉60g,霉可脱60g,沸石粉652g。
上述所述的一种蟹味菇菌渣育成鹅混合饲料,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玉米粒36.08-43.99份、豆粕23.7-24.8份、蟹味菇菌渣24-32份、大豆油2份、赖氨酸0.08-0.09份、蛋氨酸0.11-0.13份、苏氨酸0.01-0.02份、预混料4-5份。
上述所述的一种蟹味菇菌渣育成鹅混合饲料,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玉米粒36.08份、豆粕24.7份、蟹味菇菌渣32份、大豆油2份、赖氨酸0.08份、蛋氨酸0.13份、苏氨酸0.01份、预混料5份。
上述所述的一种蟹味菇菌渣育成鹅混合饲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蟹味菇菌渣置于干净的场地,通风,晾晒,使其含水率低于15%;
步骤二:将玉米粒进入粉碎机粉碎后投入配料仓,再向配料仓中继续投入豆粕和步骤一经过处理的蟹味菇菌渣,接着将预先混合均匀的大豆油、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预混料投入配料仓,搅拌混合均匀即得蟹味菇菌渣育成鹅混合饲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蟹味菇菌渣育成鹅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蟹味菇菌渣没有发酵过程,前期处理方法简单,并且添加比例高,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利用,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3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高效防雷配电箱
- 下一篇:组合家具信号屏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