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结构件连接点稳定性补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2310.0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1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贵忠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24;E04B1/58;E04G21/14;E04G21/02;E04C5/03;E04G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亚市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结构件 接点 稳定性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件连接点稳定性补强结构,属于建筑连接点补强领域,通过在立柱与型钢梁连接点两侧均增设扩张挤压件、U型嵌设板,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一对U型嵌设板嵌设于立柱内,上下推动一对定位钢板,一对定位钢板与型钢梁上下内壁相贴合,钢管随定位钢板的推动被推入至U型嵌设板端部,再将一对挤压板嵌设于上下设置的一对定位钢板之间,初步定位后便于利用螺栓连接件将型钢梁与定位钢板连接,实现立柱与型钢梁初步节点固定,再利用U型嵌设板向相互连通的钢管与衔接柱内部浇筑建筑浆料,待凝固后,U型嵌设板与扩张挤压件之间固定连接,以实现立柱与型钢梁连接点的两端部均形构成环形固定,有效增强两者连接点补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连接点补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件连接点稳定性补强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与地方政府重视建筑的工业化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由于其具有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易于控制构建质量、现场施工湿作业少、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环境污染少等诸多的优点,成为当代主流工业建筑发展走向。
现有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包括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和型钢梁,预制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设计和施工的难点在于两者连接处的节点核心区域。节点是连接梁和柱的关键部位。梁和柱的内力通过节点传递,节点的安全可靠是保证结构安全工作的前提。
传统的建筑柱、梁在节点安装时,一般在柱、梁上分别开设用于安装的孔洞,再借助于连接件,一般采用焊接、全螺栓式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但这种简单的焊接或者螺栓式连接方式不够牢固,在建筑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剪切力破坏,也会导致型钢混凝土柱、梁承载力下降。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结构件连接点稳定性补强结构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件连接点稳定性补强结构,通过在立柱与型钢梁连接点两侧均增设扩张挤压件以及U型嵌设板,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一对U型嵌设板嵌设于立柱内,上下推动扩张挤压件上的一对定位钢板,一对定位钢板与型钢梁上下内壁相贴合,钢管随定位钢板的推动被推入至U型嵌设板端部,再将一对挤压板嵌设于上下设置的一对定位钢板之间,初步定位后便于利用螺栓连接件将型钢梁与定位钢板连接,实现立柱与型钢梁初步节点固定,再利用U型嵌设板向相互连通的钢管与衔接柱内部浇筑建筑浆料,待凝固后,U型嵌设板与扩张挤压件之间固定连接,以实现立柱与型钢梁连接点的两端部均形构成环形固定,有效增强两者连接点补强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结构件连接点稳定性补强结构,包括立柱和型钢梁,立柱上开设有用于型钢梁贯穿连接的连接腔,立柱与型钢梁通过连接腔呈十字交叉状相连接,型钢梁的腹板两侧均设有与连接腔内壁相衔接的扩张挤压件,扩张挤压件包括相互贴合的一对定位钢板,一对定位钢板的左右端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延伸上下的衔接柱,衔接柱的高度与腹板高度一致,一对定位钢板相对远离的一侧外端均固定有活动套设于衔接柱外侧的钢管,且钢管与衔接柱内部相连通设置,型钢梁上下端壁以及定位钢板端壁上均开设有相适配的安装孔,且上下位置对应的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件相连通,立柱位于腹板两侧的端壁上均开设有一对嵌设腔,一对嵌设腔内端均开设有与钢管位置对应的对接腔,且对接腔与连接腔相连通设置,立柱位于腹板两侧均设有端部扣设于嵌设腔内的U型嵌设板,U型嵌设板外端的上下端壁上均设有与嵌设腔相连通的注料孔,且U型嵌设板靠近内端的上下相对端壁上均开设有与对接腔相连通的贯通腔,注料孔,钢管远离定位钢板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与嵌设腔相连通的入料口。
进一步的,一对定位钢板上下对推后与衔接柱之间形成工字型结构,且一对定位钢板相对远离一端均设有与型钢梁内端壁相贴合的防水膜层。
进一步的,U型嵌设板上下端壁上均开设有与嵌设腔相连通的注料腔,且注料腔与注料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贵忠,未经王贵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2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