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梗用双模态成像介导治疗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1601.8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0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瑛娜;林晓东;徐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兆瑞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9/14;A61K49/12;A61K35/28;A61K31/7105;A61K41/00;A61K47/24;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梗用 双模 成像 治疗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心梗治疗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心梗用双模态成像介导治疗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心梗用双模态成像介导治疗体系包括miR‑TTB‑IO和MSC细胞衍生外泌体;MSC细胞衍生外泌体与miR‑TTB‑IO的体积比为3:(6~8);miR‑TTB‑IO包括miR‑19a、穿膜肽和TTB‑IO,TTB‑IO与miR‑19a的体积比为(230~260):1,miR‑19a与穿膜肽的体积比为1:1。其制备方法为:制备TTB‑IO水溶液;制备miR‑TTB‑IO;制备治疗体系。本申请的治疗体系用于心梗治疗和梗塞心脏内药物水平的实时监测,具有延长药物在梗塞心脏的停留时间,提高对心脏治疗效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心梗用双模态成像介导治疗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MSC-exosome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外囊泡 (EV),直径为 50至200nm,包含RNA和蛋白质,可介导靶向细胞间的信号传递,甚至遗传信息的功能性转移,可以减少梗塞面积,防止过度组织损失,并增强动物心肌梗死模型中的心脏功能。miR-19a也可用于促进离体心肌细胞增殖,在心脏再生和功能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技术中,有联合使用MSC衍生的外泌体、miR-19a用于心肌梗塞治疗的方法,但是在将MSC衍生的外泌体和miR-19a注射到梗塞心脏后,大部分细胞立即从注射区域扩散出去,分布在循环系统中,目标位置含量极少,这更限制了治疗效果。并且,注射的药物在体内的含量水平测定麻烦,无法实时确定其在心脏位置的含量以及滞留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延长药物在梗塞心脏目标处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药物对心肌梗塞心脏的治疗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心梗用双模态成像介导治疗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心梗用双模态成像介导治疗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心梗用双模态成像介导治疗体系,包括miR-TTB-IO和MSC细胞衍生外泌体,所述MSC细胞衍生外泌体与miR-TTB-IO的体积比为3:(6~8);
所述miR-TTB-IO包括miR-19a、穿膜肽和TTB-IO,所述TTB-IO与miR-19a的体积比为(230~260):1,所述miR-19a与穿膜肽的体积比为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治疗体系中含有的穿膜肽使得miR-TTB-IO与MSC细胞衍生外泌体顺利结合,联合MSC细胞衍生外泌体与miR-19a共同治疗心梗,提高心肌缺血缺氧治疗效果,同时由于引入氧化铁(IO)的磁引导效果,提高了MSC细胞衍生外泌体与miR-19a在梗塞心脏内的含量与保留时间,通过TTB的高荧光信号和氧化铁的超分辨技术MRI成像能力,实现梗塞心脏内药物水平的实时监测,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治疗体系用于双模态成像介导的心脏梗塞联合治疗。因此,该治疗体系具有延长MSC细胞衍生外泌体和miR-19a在梗塞心脏目标位置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对心肌梗塞心脏的治疗效果的优势。
可选的,所述TTB-IO包括包裹物、TTB和氧化铁,其中,所述包裹物的重量份为2.3~3.8份,所述TTB的重量份为0.6~0.91份,所述氧化铁的重量份为0.18~0.32份;
所述包裹物为DSPE-PEG2000-Mal和DSPE-PEG200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DSPE-PEG2000-Mal和DSPE-PEG2000可以将TTB和氧化铁有效包裹在内,然后将miR-19a粘附在外,最终实现TTB、miR-19a、IO的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兆瑞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兆瑞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1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