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型材生产用熔铸铝棒熔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1515.7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2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蕴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首铝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B14/06;F27B14/08;F27B14/14;F27B14/20;F27D27/00;C22B21/06;B22D35/04;B22D2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邢明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型材 生产 熔铸 熔炼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熔炼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铝型材生产用熔铸铝棒熔炼装置,包括主架体与连接管,所述主架体的顶部设置有熔炼炉,且熔炼炉的端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端部衔接有皮带,且皮带的端部衔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设置有搅拌板,且搅拌板的内侧开设有镂空槽,所述熔炼炉的一侧衔接有废液泵,且废液泵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边侧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屉,所述滑动屉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套,且固定套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卡板;本发明便于对铝棒熔炼产生的杂质进行抽除操作,便于对熔炼的材料进行充分搅拌提纯,便于对装置设备进行隔热保护,便于对铝棒溶液进行自动化分配均匀及冷却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炼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铝型材生产用熔铸铝棒熔炼装置。
背景技术
熔炼过程进行的反应是很迅速的,故熔炼设备生产率高,每平方米熔池面积的昼夜生产能力达几吨乃至几十吨。这是湿法冶金或电化冶金设备无法与之比拟的。除此,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也很大。常用的熔炼设备有鼓风炉、反射炉、电炉、闪速炉、转炉、短窑和新型熔池熔炼炉等。熔炼设备均已大型化,过程已开始用计算机控制。由于这些熔炼设备都是在1273K以上高温和炉渣熔体的侵蚀下工作,大都用耐高温与耐腐蚀的耐火材料构筑,或用特别的金属水套围砌。在选择不同耐火材料或水套金属时,必须认真考虑熔炼所产炉渣的侵蚀性能,同时也要注意熔体运动对炉壁的冲刷与渗透。
传统的熔炼装置存在不便于对铝棒熔炼产生的杂质进行抽除操作,不便于对熔炼的材料进行充分搅拌提纯,不便于对装置设备进行隔热保护,不便于对铝棒溶液进行自动化分配均匀及冷却控制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铝型材生产用熔铸铝棒熔炼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不便于对铝棒熔炼产生的杂质进行抽除操作,不便于对熔炼的材料进行充分搅拌提纯,不便于对装置设备进行隔热保护,不便于对铝棒溶液进行自动化分配均匀及冷却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铝型材生产用熔铸铝棒熔炼装置,包括主架体与连接管,所述主架体的顶部设置有熔炼炉,且熔炼炉的端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端部衔接有皮带,且皮带的端部衔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设置有搅拌板,且搅拌板的内侧开设有镂空槽,所述熔炼炉的一侧衔接有废液泵,且废液泵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边侧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屉,所述滑动屉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套,且固定套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卡板,所述熔炼炉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加热器,且加热器的端部设置有延展板,并且延展板的边侧设置有隔热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设置于熔炼炉的另一侧,且连接管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铝液泵,且连接管的端部设置有加工罐,所述加工罐的内侧设置有铝棒模具,且铝棒模具的内侧开设有模具槽,所述铝棒模具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端部衔接有摊平板,所述加工罐的外侧设置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的端部设置有冷凝器,并且冷凝器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镂空槽关于搅拌板的内侧等间距设置,且搅拌板关于连接轴的外壁等角度设置,并且连接轴通过皮带与伺服电机构成传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动屉与收集箱之间为滑动连接,且滑动屉通过固定套、固定卡板与收集箱构成卡合结构,并且收集箱与固定架之间为一体化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顶部的圆心与熔炼炉底部的圆心相重合,且加热器与延展板之间为垂直设置,并且延展板与隔热板之间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工罐通过铝液泵、连接管与熔炼炉构成连通结构,且熔炼炉通过废液泵与滑动屉构成连通结构,并且连接管的高度位置位于熔炼炉内部的十分之一高度位置。
优选的,所述摊平板通过驱动电机与模具槽构成转动结构,且模具槽关于铝棒模具的内侧等角度设置有六个,并且铝棒模具与加工罐之间为嵌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首铝金属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首铝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1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训练用于图像识别的神经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