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自动对位装置的激光焊接方法及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1259.1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7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力;吴永胜;吴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26/7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曹花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自动 对位 装置 激光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激光焊接领域,且公开了基于自动对位装置的激光焊接方法及该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tep1:根据所加工杯身件与钢底件的放置高度,在加工工台上安装两组红光线对位仪,加装支架与增高垫块,调整两组红光线对位仪的摆放位置与高度;Step2:将杯身件与钢底件放置于反向定位夹具内,钢底件与杯身件底朝下,使内胆朝上,进行夹持固定,钢底件与杯身件表面Logo保持一致;Step3:设定激光焊接机器,并键入运行参数。本发明增加在焊接杯底与杯身的过程中,对焊接处进行温度监控的措施,防止因为激光机器出现故障,而导致焊接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避免影响钢底与杯身的焊接强度,提升成品质量,增加便于对杯身与钢底进行对位固定的措施,连接的稳定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自动对位装置的激光焊接方法及该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焊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的一种高效精密焊接方法,激光焊接是激光材料加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激光焊接作为一种新型焊接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高速度、高精度、深穿透、适应性强等特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焊接过程属热传导型,即激光辐射加热工件表面,表面热量通过热传导向内部扩散,通过控制激光脉冲的宽度、能量、峰值功率和重复频率等参数,使工件熔化,形成特定的熔池。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微、小型零件的精密焊接生产中,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更提高了焊接质量,激光焊接技术在材料加工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激光焊接可以进行温度的调整,杯子的生产过程中,钢底与杯身的连接,就需要用到激光焊接的手段,现有的通过使用尼龙导柱进行定位,激光对位校正中心线,尼龙导柱内及钢底外侧各放置一块磁铁到达互吸效果,再进行焊接;
但是,现有的焊接方法,在焊接过程中,缺乏对钢底与杯身的焊接处进行温度监控的措施,若因为故障,而导致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会极大的影响钢底与杯身的焊接强度,并且在对位杯身与钢底的过程中,依靠磁铁的吸力,稳定性会较差,钢底容易在传送过程中出现偏移,磁铁还会污染杯身内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自动对位装置的激光焊接方法及该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在焊接过程中,缺乏对钢底与杯身的焊接处进行温度监控的措施,若因为故障,而导致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会极大的影响钢底与杯身的焊接强度,并且在对位杯身与钢底的过程中,依靠磁铁的吸力,稳定性会较差,钢底容易在传送过程中出现偏移,磁铁还会污染杯身内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动对位装置的激光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根据所加工杯身件与钢底件的放置高度,在加工工台上安装两组红光线对位仪,加装支架与增高垫块,调整两组红光线对位仪的摆放位置与高度;
Step2:将杯身件与钢底件放置于反向定位夹具内,钢底件与杯身件底朝下,使内胆朝上,进行夹持固定,钢底件与杯身件表面Logo保持一致;
Step3:设定激光焊接机器,并键入运行参数;
Step4:启动两组红光线对位仪,在水平面上,分别提供一条激光标线,对杯身件与钢底件进行对位,在红光线对位仪显示端显示对位参数;
Step5:用户对红光线对位仪进行相应参数调整,直至到达标定范围,完成设置;
Step6:启动激光点焊机器,先将钢底件与杯身件预熔接为一体工件,再启动机器焊接工件周圈;
Step7:在加工工台上安装测温器,在测温器端安装报警装置,将测温器的测量目标调整为杯身件与钢底件的待熔接处,对熔接过程进行实时温度监测;
Step8:取出完成焊接的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12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