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配电网的5G异构网络基站部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9945.5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3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许长清;张琳娟;郑征;周志恒;邱超;韩军伟;郭璞;卢丹;陈婧华;辛亚楠;樊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0 | 分类号: | H04W16/10;H04W28/02;H04W28/06;H04W88/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向长丽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配电网 网络 基站 部署 方法 | ||
1.一种面向配电网的5G异构网络基站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依据收集到的配电网业务通信需求原始数据与配电网业务分布状况,构建配电网业务集、配电网终端集和配电网业务承载矩阵;
步骤S2、将配电网业务集中各配电网业务对不同通信指标的原始需求进行数值化和归一化处理,得到配电网业务对各通信指标的归一化需求值,根据所述的归一化需求值来计算各配电网业务重要度;
步骤S3、基于步骤S1所述的配电网业务承载矩阵与步骤S2所述的各配电网业务重要度来计算配电网终端重要度;
步骤S4、基于网络部署成本、网络覆盖重叠度和终端加权信噪比,构建优化目标函数;
步骤S5、根据步骤S4构建的优化目标函数,利用配电网已有通信相关基础设施,采用遗传算法得到5G异构网络部署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配电网的5G异构网络基站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配电网业务承载矩阵表示的是每个配电网终端所承载的配电业务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配电网的5G异构网络基站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各配电网业务对不同通信指标的原始需求进行数值化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通信指标是非数值指标时,采用式(1)数值化各配电网业务对非数值通信指标的原始需求:
其中,k为通信指标,且k∈K,K为通信指标集,将业务集按照对指标的要求的高低升序排序,对指标要求越高的业务序号越大,要求相同的业务排序随机;s为业务,且s∈S,S为配电网业务集;q(k,s)为业务s在通信指标k下排序后的序号;s(k,q)为通信指标k下序号q对应的业务;符号f表示符号f左侧业务比右侧业务重要;pf表示两侧业务同等重要;
(2)当通信指标是数值差异较小的指标时,采用式(2)数值化各配电网业务对非数值通信指标的原始需求:
其中,kmin,kmax分别为通信指标k的最小、最大值,X为调整系数,取值为(0,1);
(3)当通信指标是数值差异较大的指标时,采用式(3)数值化各配电网业务对非数值通信指标的原始需求:
f3(k)=log k (3)
其中,k为通信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配电网的5G异构网络基站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各配电网业务对不同通信指标的原始需求进行数值化后,若数值化后的通信指标为效益型时,采用所述式(2)的计算公式对数值化后的各通信指标进行归一化,若数值化后的通信指标为成本型时,采用式(4)的计算公式对数值化后的各通信指标进行归一化:
其中,kmin,kmax分别为通信指标k的最小、最大值;X为调整系数,取值为(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配电网的5G异构网络基站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计算各配电网业务重要度的具体方法为:
首先,计算各配电业务的通信指标的权重W(S),其计算公式如式(5)所示:
W(S)=W1(S)*W2(S) (5)
其中,W1(S)*W2(S)表示为矩阵W1(S)与W2(S)对应元素相乘,W1(S)为熵权法求得业务集S下各通信指标权重,为n维列向量,n为网络内的配电终端数;W2(S)为层次分析法求得业务集S下各通信指标权重,为n维列向量;
其次,计算各配电网业务的重要度Ij,其计算公式如式(6)所示:
Ij=bjW(S) (6)
其中,j为配电网业务类型;bj为配电网业务j的通信指标数值化与归一化后的结果,为t维列向量,t为通信指标集K中的通信指标种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99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