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先张梁预应力筋粘结锚固力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9935.1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钊;罗杰;王二强;雷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08 | 分类号: | E04C5/08;E04G21/12;E01D19/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009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先张梁 预应力 粘结 锚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先张梁预应力筋粘结锚固力的方法和装置,包括设置在位于先张梁中的预应力筋上的若干组抗滑移组件;每组抗滑移组件均包括左、右端抗滑夹套;左、右端抗滑夹套分别套设在对应预应力筋的左右两端,且靠近先张梁的梁端;左、右端抗滑夹套均包括内夹套和两个外夹套;内夹套呈梭形,包括阻挡环和对称布设在阻挡环两侧的内夹紧件;每个内夹紧件的两个外侧端部均沿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个切口;外夹套螺纹套设在内夹紧件外周,能将内夹紧件的切口减小或闭合,从而压紧在预应力筋上。本发明通过在梁端钢绞线上安装一个或多个抗滑夹套,可以增强预应力钢绞线的粘结锚固力,减少预应力损失,从而提高先张梁使用阶段的抗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先张预应力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增强先张梁预应力筋粘结锚固力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是中小跨径桥梁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先张梁中钢绞线对梁体的预加力,须通过钢绞线表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握裹进行传递。然而,这种传力机制的效率不高,在先张梁传力锚固阶段,需有较长的端部传递长度;在先张梁使用阶段,梁端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容易发生相对滑移,加大预应力损失,可能导致跨中梁底混凝土开裂。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增强先张预应力钢绞线粘结锚固力的方法和装置,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增强先张梁预应力筋粘结锚固力的方法和装置,该增强先张梁预应力筋粘结锚固力的方法和装置能避免梁端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减小预应力损失,避免跨中梁底混凝土开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强先张梁预应力筋粘结锚固力的装置,包括若干组抗滑移组件。
若干组抗滑移组件设置在位于先张梁中的预应力筋上。
左端抗滑夹套和右端抗滑夹套均包括内夹套和两个外夹套。
内夹套呈梭形,包括阻挡环和对称布设在阻挡环两侧的内夹紧件。
每个内夹紧件的两个外侧端部均沿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个切口。
外夹套螺纹套设在内夹紧件外周,能将内夹紧件的切口减小或闭合,从而压紧在预应力筋上。
每个内夹紧件均包括外螺纹部和圆锥部;其中,外螺纹部邻近外阻挡环设置,且每个内夹紧件上的两个外螺纹部的螺旋方向相反;圆锥部上沿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个切口。
外夹套包括内螺纹部和变直径通孔;其中,内螺纹部与对应外螺纹部相配合,变直径通孔与对应圆锥部外壁面压紧配合。
每个外夹套的外轮廓均为正多边形。
每个外夹套的外径均和阻挡环的外径相等。
每根预应力筋上均套设有2~4组抗滑移组件。
每个切口均为条状,且均沿着预应力筋的轴向布设。
一种增强先张梁预应力筋粘结锚固力的方法,通过在先张梁梁端的每根预应力筋上,增设至少一组抗滑移组件,能减少预应力筋在放张后的回缩量,增强预应力筋的端部粘接锚固效率。
抗滑移组件的增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套设抗滑移组件:先将钢绞线铺放在先张梁台座上,接着将n组抗滑移组件套设在钢绞线上,并使n组抗滑移组件中的所有左端抗滑夹套均位于预浇筑先张梁的左侧梁端位置,n组抗滑移组件中的右端抗滑夹套均位于预浇筑先张梁的右侧梁端位置;其中,n≥1。
步骤2、张拉:先张梁台座对套设有抗滑移组件的钢绞线进行张拉,形成预应力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9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