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的供氧设备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9524.2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0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A62B17/00;A62B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一诺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66 | 代理人: | 王建男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供氧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的供氧设备及控制方法,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提供所需电能;制氧模块,所述制氧模块可输出氧气;控制模块,与供电模块和制氧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供氧开/关控制;以及用于承载供电模块和所述制氧模块的穿戴体,所述穿戴体上设有制氧模块输出装置的出口。能够将穿戴装备与供养装备相结合,为人们提供稳定且持续的供养输出,提供新鲜、适合纯度的氧气,帮助用户在穿戴时还能够随时满足吸氧需求,增加功能性服装的功能的同时,能够进行智能化的供养和吸氧,提高身体的含氧量,进而为人体的健康提供帮助,另外,本发明中装置的结构简单,控制方法有效,能够帮助穿戴方便,推广和应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的供氧设备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早已不是单纯的美观和实用,服装功能上的研究已经成为市场探讨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功能性服装呈现服装智能化科技化,希望能偶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便利。
现在社会环境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虽然已经在治理和控制,但是由于大气污染还是较为严重,大气污染给人类健康、生活带来的影响十分严重。那么从健康角度来说,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低浓度的空气污染的长期作用下,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另外,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致病原因就是由于严重的空气污染。还有大家熟知的癌症,作为人类的另一大杀手,更是与空气污染有着密切的联系。空气污染的存在还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免疫功能和体系,人们的抵抗力在不断降低,由此而引发的各种严重疾病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这一现状引起了人们对生活的担忧,环境污染对我国的植被的影响非常巨大。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大气,举个最鲜明的例子,假如我们的海拔高度0米,空气含氧量就会下降0%,空气含氧量20.95%为0,海拔含氧量的100%;海拔高度100米,空气含氧量下降0.16%,空气含氧量20.79%,为0海拔含氧量的99.2%海拔高度1000米,空气含氧量下降1.6%,空气含氧量19.35%,为0 海拔含氧量的92.4%;海拔高度5000米,空气含氧量下降8%,空气含氧量12.95%,因此,人类在空气供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更是继续补氧。人体在进行新陈代谢时,需要的氧气完全都是依赖于人体的呼吸器官从空气中摄取得到的。专家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只要是在空气中的氧含量低于20.8%的环境就可以视为缺氧的环境即使人类长期处于轻度缺氧的状态中,对自身的健康与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缺氧会引发人体能量供应的不足,从而引发新陈代谢紊乱问题的发生,从而造成初老症、四肢无力、气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现在大部分的供氧装置或者设备都是固定位置的吸氧后供氧,不能长时间的进行供氧,作用很有限,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的供氧设备及控制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穿戴的供氧设备,包括:
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提供所需电能;
制氧模块,所述制氧模块可输出氧气;
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和制氧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供氧开/关控制;
以及用于承载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制氧模块的穿戴体,所述穿戴体上设有制氧模块输出装置的出口。
所述供电模块为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所述供电模块上连接有稳压器,能够持续为制氧模块提供所需电量。
所述制氧模块为富氧膜制氧机。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制氧模块和供电模块相连接,接收到开/ 关指令后,进行信号处理,对制氧模块和/或供电模块进行开/关控制。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未经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9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