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解脱弹簧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9467.8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6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成正辉;尹周;王端诚;周维;曾坤;肖西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湖南瑞康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顾楠楠 |
地址: | 411400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脱 弹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解脱弹簧圈系统,包括弹簧圈、推送杆,所述弹簧圈的近端与推送杆的远端之间设有解脱机构,解脱机构包括限位件以及解脱组件,解脱组件包括解脱件以及连接线,解脱件连接在连接线上,限位件上设有与解脱件相适配的限位槽,解脱件活动地设于限位槽中,当弹簧圈、推送杆以及解脱机构装配至导管中时,解脱件受导管管壁以及限位槽的限制,不可脱出于限位槽外;当弹簧圈通过推送杆被推送至导管外后,在解脱件失去导管管壁的限制后,解脱件可从限位槽中脱离,实现弹簧圈与推送杆的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约手术时间,能够大大的提高栓塞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的风险,减少患者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可解脱弹簧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应用于颅内血管栓塞治疗的弹簧圈的解脱方式是影响治疗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弹簧圈的解脱方式有以下几种:电解脱、水解脱、热熔解脱和机械解脱。电解脱是弹簧圈与推送装置之间通过电焊焊接在一起;电焊冷却后焊接部分会不均匀,容易产生较高的电压,导致弹簧圈从推送装置上电解脱的时间不容易控制,电解脱的时间从30秒到几分钟不等。热熔解脱是通过引入导线、电流和电极等,通过电能产生热量,当热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熔断金属丝和高分子线来实现弹簧圈解脱;热熔时会产生冒烟现象,导致人体内的局部损伤,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机械解脱因为其安全可靠、解脱迅速成为了现在比较主流的解脱方式。
对于应用于外周血管栓塞治疗的弹簧圈可分为游离弹簧圈和可控弹簧圈。可控弹簧圈有可控的解脱方式(即机械解脱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弹簧圈未释放时,可回撤,防止不充分释放或误放的风险,必要时可重新进入或重构,获得更理想填塞,当选择弹簧圈的尺寸不当时可取出弹簧圈,同时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其主要用于邻近重要脏器部位和高血流部位的血管栓塞治疗;这些部位手术更复杂,难度更高,因此对器械的性能要求也更高。作为一种更方便操作的栓塞材料,可解脱弹簧圈是未来栓塞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会更受医生的认可。
目前,弹簧圈的机械解脱结构大致有三种,第一种解脱结构为交互臂设计,解脱时将可控弹簧圈通过导入鞘将其推入导管中,然后通过导管将弹簧圈推入血管的病变部位;当解脱结构被推出导管后解锁,弹簧圈释放;第二种解脱结构为两个弹簧互锁的设计,解脱时将可控弹簧圈通过导入鞘将其推入导管中,然后通过导管将弹簧圈推入血管的病变部位;将解脱部位推出导管后,旋转推送杆,使两个弹簧的互锁解开,弹簧圈释放;第三种解脱结构由解脱丝、连接杆和抗解旋线组成,解脱时将弹簧圈系统通过导入鞘将其推入微导管中,然后通过微导管将弹簧圈推入指定动脉瘤内;当弹簧圈系统远端标记与微导管的标记重合时,准备解脱弹簧圈;在弹簧圈系统近端往回撤解脱丝,连接杆的小球由于抗解旋线的拉力向弹簧圈内撤,从而实现弹簧圈的解脱。
上述的第一种解脱方式虽然操作方便,但是当靶血管或动脉瘤中已经填塞了大部分弹簧圈时,会造成解脱困难。第二种解脱方法对于一级圈尺寸较小的弹簧圈不适用,在解脱时无法精准判断它是否解脱,而且在操作时容易出现无法解脱的情况。第三种解脱方式解脱区域结构比较复杂,由于都是微小元件尺寸较小,加工以及装配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脱弹簧圈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快速解脱,节约手术时间以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解脱弹簧圈系统,包括弹簧圈、推送杆,所述弹簧圈的近端与推送杆的远端之间设有解脱机构,解脱机构包括限位件以及解脱组件,解脱组件包括解脱件以及连接线,解脱件连接在连接线上,限位件上设有与解脱件相适配的限位槽,解脱件活动地设于限位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解脱件为圆形,连接线与解脱件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解脱件的轴线与推送杆的轴线平行或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解脱件为中空,以形成圆形环状结构,连接线与解脱件的环体连接互动或从解脱件的内孔中穿过,使解脱件活动地套在连接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柱状或管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湖南瑞康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湖南瑞康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94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器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通过空间映射矩阵扰动保护Wi-Fi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