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桂双瓣卷蛾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7815.8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7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赵丹阳;陈刘生;黄咏槐;扈丽丽;黄华毅;肖海燕;官莉莉;肖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N43/56;A01N51/00;A01N63/22;A01N63/3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滁州弘知润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2 | 代理人: | 赵静 |
地址: | 5106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桂 双瓣卷蛾 防治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药剂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肉桂双瓣卷蛾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化学复配剂液制备:备料:20%四氯虫酰胺SC1500~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和99%SK矿物油3000倍液;复配;S2、生物防治药剂:有效成分为多粘芽孢杆菌·白僵菌微生物菌剂;S3、在新梢抽出2cm时进行化学防治,对新梢喷施混合剂,在喷施混合剂3~5d后进行生物防治,喷施生物防治药剂。本发明采用化学复配剂液和生物防治药剂前后间隔喷施的方式进行肉桂双瓣卷蛾防治,具有显著的防肉桂双瓣卷蛾及其他虫害效果,同时抑制有害菌体生长,保护作物不被有害感染,具有优异的保梢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药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肉桂双瓣卷蛾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肉桂双瓣卷蛾是卷蛾科双瓣卷蛾属的一种动物,卷蛾以幼虫大量钻食肉桂和樟树嫩梢,造成新梢大量死亡,主梢不断枯死,侧梢丛生,肉桂株被害率可达90%以上、枯梢率达62.9%,樟树株被害率平均为92.9%、嫩梢枯梢率平均达76.6%,危害非常严重。由于肉桂双瓣卷蛾属钻蛀性为害,虫体极其隐蔽,危害初期发现困难,当寄主显出症状时常已暴发成灾,导致大量的寄主植物因被蛀食而枯死,因此,对肉桂双瓣卷蛾进行有效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的应对包括肉桂双瓣卷蛾在内的主要防控措施是通过喷施生物农药或喷施化学药剂,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方法进行虫害防治,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单一的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防控措施很难做到对肉桂双瓣卷蛾进行有效控制,防治效果不佳。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肉桂双瓣卷蛾的防治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肉桂双瓣卷蛾的防治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肉桂双瓣卷蛾的防治方法,采用化学复配剂液和生物防治药剂前后间隔喷施的方式进行肉桂双瓣卷蛾防治,包括以下步骤:
S1、化学复配剂液制备;
S11、备料:20%四氯虫酰胺SC1500~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和99%SK矿物油3000倍液;
S12、复配:将经步骤S11备好的各药剂进行混合,得混合剂。
S2、生物防治药剂:有效成分为多粘芽孢杆菌·白僵菌微生物菌剂;
S3、在新梢抽出2cm时进行化学防治,对新梢喷施经由步骤S1制得的混合剂,在喷施混合剂3~5d后进行生物防治,喷施生物防治药剂。
进一步地,所述20%四氯虫酰胺SC1500~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和99%SK矿物油3000倍液的质量比为3:1:1~2。
进一步地,所述多粘芽孢杆菌·白僵菌微生物菌剂有效成分为多粘芽孢杆菌和球孢白僵菌,多粘芽孢杆菌和球孢白僵菌的质量比为1~2:1。
进一步地,所述多粘芽孢杆菌和球孢白僵菌的质量比为2:1。
进一步地,所述多粘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10.0亿/g,目数为80~100目。
进一步地,所述球孢白僵菌的菌粉含孢量为1.13×1010~1.13×1014个·g-1。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肉桂双瓣卷蛾的防治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78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