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6353.8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1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林;谢杰;彭赞国;陈嘉豪;刘红广;李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环境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器,反应器内部设有分区隔板,反应器的内部空间于分区隔板的前侧形成缺氧池,反应器的内部空间于分区隔板的后侧形成膜池,反应器的底部于膜池的下方形成好氧池,缺氧池与好氧池的下部相连通,好氧池中设有第一曝气装置,膜池顶部外围设有回流渠,膜池内的污泥混合液在气提作用下会翻至回流渠,回流渠设有连接至缺氧池的缺氧回流管路以及连接至好氧池的好氧回流管路,膜池中设有膜组器,膜组器连接产水管。缺氧池、好氧池、膜池在空间布置上形成水平与垂直的组合,形成“一体三区”,空间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而且能够实现污泥在缺氧池、好氧池、膜池之间形成大循环流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A/O MBR工艺已经成功应用于化妆品、医药、金属制造、纺织、屠宰场、乳制品、食品、饮料、造纸与纸浆、炼油工业与化工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1)MBR膜架通过导轨固定,对设计及土建施工要求高,存在安装困难、不易固定、膜架上浮、膜曝气不均匀等问题,给日常的运营维护造成较大困难;2)膜曝气器安装在膜架底部,容易造成膜池池底集泥;3)缺氧池、好氧池、膜池相互独立,一般呈水平布置,空间利用率低;且呈水平排布的好氧池与膜池,由于池体所需设计深度不一样,对土建结构设计和施工产生不利影响;4)A/OMBR的好氧池曝气系统、膜池曝气系统、污泥回流系统各自独立,设备繁多,系统复杂;5)好氧池与膜池采用各自的曝气系统,好氧池的大量尾气需要除臭后排放,造成了大量尾气浪费,且传统A/O MBR的好氧池、膜池的溶解氧(DO)分别控制在2mg/L、5mg/L以上,一方面存在曝气利用率不高,能耗很高等缺陷;另一方面,膜池或好氧池的高溶解氧污泥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会破坏缺氧池的缺氧环境,对反硝化脱氮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传统的A/O MBR的脱氮存在一个实际限值。据统计,典型市政废水传统膜生物反应器主要能耗的来源有:生化工艺曝气鼓风机、膜擦洗曝气鼓风机、污泥回流泵、抽吸泵、提升泵和缺氧区搅拌器。其中生化池工艺曝气占整个系统能耗的42%,膜系统曝气占34%,污泥回流占10%,抽吸泵和提升泵占4%,缺氧区搅拌占9%,其它能耗约为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缺氧池、好氧池、膜池在空间布置上形成水平与垂直的组合,形成“一体三区”,空间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而且能够实现污泥在缺氧池、好氧池、膜池之间形成大循环流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内部设有分区隔板,所述反应器的内部空间于所述分区隔板的前侧形成缺氧池,所述反应器的内部空间于所述分区隔板的后侧形成膜池,所述反应器的底部于所述膜池的下方形成好氧池,所述缺氧池与所述好氧池的下部相连通,所述好氧池中设有第一曝气装置,所述膜池顶部外围设有回流渠,所述膜池内的污泥混合液在气提作用下会翻至所述回流渠,所述回流渠设有连接至所述缺氧池的缺氧回流管路以及连接至所述好氧池的好氧回流管路,所述膜池中设有膜组器,所述膜组器连接产水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区隔板的底端在延伸至所述反应器底部前形成止点,所述分区隔板的底端设有斜向下延伸的倾斜隔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和膜池之间设有界面隔板,所述界面隔板设有第二曝气装置,所述第二曝气装置包括集气腔和出气管,所述集气腔开口朝下,所述出气管的顶端穿过所述界面隔板与所述膜池连通,所述出气管的下端由所述集气腔的顶部向下伸入所述集气腔中,所述出气管的下端设有开口朝上的水封帽,所述水封帽与所述出气管之间限定出用于将所述集气腔中的气体间歇性排出的气流通道,所述膜组器设置于所述出气管的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界面隔板将所述好氧池和膜池阻隔,所述界面隔板的边缘设置导通所述好氧池和膜池的气提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环境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中信环境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63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验科用清洗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有机无氯环保液态融雪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