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制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5477.4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范;阮志斌;史玉林;栾丛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智能装备与制造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H37/04 | 分类号: | B65H37/04;B65H49/20;B65H18/08;B65H18/06;B32B38/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新篇律师事务所 33371 | 代理人: | 李旻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连续 碳纤维 预浸带 制备 装置 | ||
1.一种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成模块(100)、自修复碳纤维管导入模块(200)和收卷模块(300);
所述合成模块(100)的内部设有连续碳纤维料卷和输送压实机构,所述连续碳纤维料卷上缠绕有连续碳纤维预浸带;
所述自修复碳纤维管导入模块(200)设置在所述合成模块(100)的侧面,所述自修复碳纤维管导入模块(200)所导入的自修复碳纤维管(201)与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相结合,所述输送压实机构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与自修复碳纤维管(201)相结合后的输料端;
所述收卷模块(300)设置在所述输送压实机构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碳纤维料卷包括连续碳纤维A料卷(101)、A料卷输送轮(102)、连续碳纤维B料卷(103)、B料卷输送轮(104);
所述连续碳纤维A料卷(101)上缠绕有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105),所述A料卷输送轮(102)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105)的输料段上;
所述连续碳纤维B料卷(103)上缠绕有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106),所述B料卷输送轮(104)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106)的输料段上;
所述自修复碳纤维管导入模块(200)所导入的自修复碳纤维管(201)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105)、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10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料卷输送轮(102)包括A料卷主动输送轮、A料卷从动输送轮,所述A料卷主动输送轮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105)的上表面,所述A料卷从动输送轮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105)的下表面;
所述B料卷输送轮(104)包括B料卷主动输送轮、B料卷从动输送轮,所述B料卷主动输送轮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106)的上表面,所述B料卷从动输送轮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106)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料卷主动输送轮的输料端设有导向板A(107),所述B料卷主动输送轮的输料端设有导向板B(108);
所述导向板A(107)与所述导向板B(108)之间相互成夹角,且夹角的取值范围在30°~6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A(107)上设有加热板A(109),所述导向板B(108)上设有加热板B(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压实机构包括支撑板(111)、大初压轮(112)、小初压轮(113)、压实轮(114)、导向轮(115)和张紧轮(116);
所述支撑板(111)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105)、自修复碳纤维管(201)、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106)相结合的输入端;在上述相结合后的输入端位置,所述大初压轮(112)、小初压轮(113)依次设置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105)的上表面;
所述压实轮(114)设置在所述小初压轮(113)的后侧位置;所述压实轮(114)包括主动压实轮和从动压实轮,所述主动压实轮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105)的上表面,所述从动压实轮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106)的下表面;
所述导向轮(115)设置在所述主动压实轮的后侧位置,并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105)、自修复碳纤维管(201)、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106)压实复合后的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117)的上表面;
所述张紧轮(116)设置在所述导向轮(115)的后侧位置,并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105)、自修复碳纤维管(201)、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106)压实复合后的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117)的下表面;
所述收卷模块(300)的收料盘(301)设置在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105)、自修复碳纤维管(201)、所述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106)复合后的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117)的输料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智能装备与制造研究院,未经乐清市智能装备与制造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54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