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级单体充电桩用液冷源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5159.8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6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臧昊哲;杨国星;臧重庆;张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蔡佳宁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级 单体 充电 桩用液冷源 | ||
一种超级单体充电桩用液冷源,包括冷却单元、动力单元、机箱、电源、控制单元。超级单体充电桩用液冷源,动力单元是由一个电机同时驱动主泵和副泵同时工作,主泵驱动冷却液在液冷源与液冷充电枪及线缆之间循环,副泵驱动冷却液在液冷源与充电桩的液冷整流模块之间循环,给充电桩的液冷整流模块散热。超级单体充电桩用液冷源去除了传统的储液箱结构,在冷却单元中设置了多个微通道散热器,利用多个微通道散热器和系统的连接管路中存储的冷却液来循环散热,因此具有体积小巧的优点,可使液冷源完美集成在充电桩内部;冷却单元中设置的微通道散热器具有极佳的散热性能,充分满足了充电桩对液冷源的体积、降温效率、工作能耗、及工作可靠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级单体充电桩用液冷源。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因无尾气排放,不污染环境的优点而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汽车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电池续航能力短;二是充电用时长。电池续航能力短的问题需通过锂电池技术的发展,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来解决,但相应的也进一步延长了锂电池的充电时间。
充电用时长的问题,涉及到超级大功率充电桩的技术。目前国内外的直流充电的硬件系统大体可分为分体系统和单体系统,俗称分体桩和单体桩。所谓分体系统就是用一个变电站,变电站的体积有一间移动房屋那么大,该变电站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把直流电再分配给多个终端的分体桩,构成充电站的分体式系统。单体桩就是交流变成直流的整流系统和控制系统均设置在一个小型的机柜内,机柜的体积如冰箱大小,单体桩有带一把充电枪的也有带两把充电枪。
分体桩的缺点是变电站的直流电需要用专用电缆传输到分体终端,分体桩再经液冷充电枪及线缆传导给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要把DC1000V的电压,600A的电流传输到终端,在传输的过程中电缆发热耗能是必然的,在这方面分体桩不如单体桩,单体桩交流变直流是在充电桩内部完成的,直流电经液冷充电枪及线缆传导给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省去了分体系统由变电站到分体桩终端的中转传导环节。
超级大功率直流一体桩,目前它的直流变交流的整流部分,其液冷整流模块的散热是风冷散热,而它连接的充电枪和充电枪连接的线缆是液冷的,风冷散热的缺点是散热效率不高,用于风冷散热的风扇若功率小转速低散热的效果不理想;散热的风扇若功率大转速高就会产生噪声,噪声高会扰民。
目前从网上能够查到的信息,目前国内的桩企生产的200千瓦以下的直流充电桩其内的功率模块的散热基本上都是风冷散热。2021年8月30号,广汽埃安在广州市东宏国际广场的充电站发布的:“充电神速,见证世界纪录;充电5分钟续航超过200公里,已经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广汽埃安发布会上用的充电桩的型号是A480,即单把充电枪输出的功率是480千瓦,这是目前国内外最大功率的充电桩,这款直流充电桩用的是液冷充电枪,该液冷充电枪连接的集成线缆是液冷线缆,但是充电桩内的功率模块,它的散热也是风冷散热。风冷散热存在一定缺点,就是散热效率低,噪声大。把液冷技术用于液冷充电枪及线缆的液冷降温解决高温问题,已经有成功的案例;把液冷技术用于充电桩的功率液冷降温目前有多家桩企正在研发,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51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