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型隧道管片支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2695.2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2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亚;王文通;徐添华;吴启明;周文朋;周胜阳;高龙华;陈浩;王淼;李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富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隧道 管片 支撑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轻型隧道管片支撑结构,涉及地铁隧道施工领域,其包括:多个沿隧道管片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门拱式组件,门拱式组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上弧形支撑梁和第一下弧形支撑梁,第一上弧形支撑梁和第一下弧形支撑梁二者相对的端部各通过一个第一支撑结构连接;设置于隧道管片的洞口位置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门拱式组件之间的侧门组件,侧门组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上弧形支撑梁和第二下弧形支撑梁,第二上弧形支撑梁和第二下弧形支撑梁二者远离洞口的一端通过第二支撑结构连接。与井字形空间钢架相比,该轻型隧道管片支撑结构基于隧道管片的受力特点进行了设计优化,在保证刚度和承载力的同时,更加轻型化,便于组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型隧道管片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为满足地铁防火、排水、人员疏散和救援等要求,地铁盾构隧道区间每600米需设置一个联络通道将双线隧道连通。联络通道施工时,需要对联络通道位置处的既有隧道管片进行部分切割和拆除以形成洞口。这一破洞施工过程会导致隧道管片应力的重分布和承载力的减低。为了保证结构的受力安全,需要在隧道管片破洞施工前对隧道管片采取支撑措施。
目前的隧道管片支撑措施主要为由型钢组成的井字形空间钢架结构。为了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这种结构往往较为笨重,型钢不仅数量多而且尺寸规格大,从而导致组装非常不方便,影响施工工期。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便捷的轻型隧道管片支撑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便捷的轻型隧道管片支撑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型隧道管片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隧道管片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门拱式组件,所述门拱式组件包括第一上弧形支撑梁、第一下弧形支撑梁以及两个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上弧形支撑梁和所述第一下弧形支撑梁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上弧形支撑梁和所述第一下弧形支撑梁均与所述隧道管片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上弧形支撑梁和所述第一下弧形支撑梁二者相对的端部各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连接,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均与所述隧道管片的内壁相抵,且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均与所述第一上弧形支撑梁的中部相连接;侧门组件,所述侧门组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门拱式组件之间,且所述侧门组件设置于所述隧道管片的洞口位置,所述侧门组件包括第二上弧形支撑梁、第二下弧形支撑梁以及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上弧形支撑梁和所述第二下弧形支撑梁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上弧形支撑梁和所述第二下弧形支撑梁均与所述隧道管片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二上弧形支撑梁和所述第二下弧形支撑梁二者远离所述洞口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与所述隧道管片的内壁相抵,与所述侧门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门拱式组件中与所述洞口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均与所述第二上弧形支撑梁靠近所述洞口的一端连接。
优选地,轻型隧道管片支撑结构还包括纵梁组件,所述纵梁组件包括多个纵向连接梁,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上弧形支撑梁、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下弧形支撑梁、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之间、所述第二上弧形支撑梁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上弧形支撑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下弧形支撑梁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下弧形支撑梁之间均采用所述纵向连接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立柱、第一伸缩装置以及第一下立柱,所述第一上立柱与所述第一上弧形支撑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下立柱与所述第一下弧形支撑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上立柱、第二伸缩装置以及第二下立柱,所述第二上立柱与所述第二上弧形支撑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下立柱与所述第二下弧形支撑梁的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斜撑梁,所述第一斜撑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弧形支撑梁的中部连接;第二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斜撑梁,所述第二斜撑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上弧形支撑梁的中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2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语义感知的一对多对话生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柔性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