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式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1732.8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6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欣然;欧阳海平;郭晨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聚能优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2M37/00;F02B77/00;F01P5/02;F01P11/12;F01P11/10;H02M1/00;H05K7/20;H05K5/02;H05K7/14;H01M10/613;H01M10/627;H01M10/6556;H01M10/6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特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53 | 代理人: | 孟智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 箱式 电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电站,其包括:箱体,箱体分隔成电气设备舱和发电机组舱,发电机组舱两侧各设有一个百叶窗;柴油发电机组,其设于发电机组舱,发电机组舱设有排风组件,排风组件包括第一出风口、水冷器和散热风扇,第一出风口设于箱体顶部,水冷器设于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电气设备组件,其设于电气设备舱,电气设备舱包括空调机组,电气设备组件通过第二进风口与空调机组连通,第二出风口与箱体外部连通。通过对发电机组和电气设备的散热结构进行独立的设计,在集装箱内部的结构进行合理布置,充分利用集装箱箱体的内部空间,合理的将发电机组和电气设备分开散热,既能够对发电机组和电气设备进行有效散热,同时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式电站。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场地及生活场合中都会涉及到存在没有电网供电的情况,因此柴储一体机设备的市场十分广阔,为方便移动和运输,现有的柴储一体机设备均以集装箱式电站的形式出现,但是目前的集装箱式电站在设计的时候,一般仅仅是将电气设备和发电机组进行简单的集成和堆加,发电机组和电气设备的布置十分随意,一方面导致整机的空间利用率很差,且维护不便;另一方面,电气设备与发电机组之间容易相互干扰,造成安全隐患,尤其表现在发电机组在运行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震动,长此以往会导致电气设备接线故障,另外无论是发电机组还是电气设备,在运行的时候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发电机组和电气设备的发热量和耐热程度是不同的,现有技术中没有对这两部分在散热时进行区分,导致散热效率较差,能源利用率不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式电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集装箱式电站散热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装箱式电站,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在其长度方向上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电气设备舱和发电机组舱,所述发电机组舱的靠近所述电气设备舱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中设有百叶窗;柴油发电机组,所述柴油发电机组设于所述发电机组舱,所述发电机组舱远离所述电气设备舱一端设有排风组件,所述排风组件包括第一出风口、水冷器和散热风扇,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箱体顶部,所述水冷器与所述柴油发电机组内部的循环冷却水路连通,所述水冷器设于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电气设备组件,所述电气设备组件设于所述电气设备舱,所述电气设备舱包括设于远离所述发电机组舱一端的空调机组,所述电气设备组件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空调机组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箱体外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水冷器间隔设置;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地设于所述端板和水冷器之间的间隔的底部;消音箱,所述消音箱设于所述端板和水冷器之间的间隔的顶部,所述消音箱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柴油发电机组还包括一对油箱,所述油箱分别设置在所述端板与所述水冷器的间隔两侧,所述油箱、端板和导流板组成供气体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的散热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柴油发电机组包括与柴油机的废气排口连通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通到所述消音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进气口与发电机组连通;消音板,至少两块所述消音板间隔地设于所述外壳中,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由所述消音板与消音板之间的间隙连通;多孔板,所述多孔板设于所述外壳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聚能优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聚能优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1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