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倒模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1124.7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1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琪(太仓)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燕娇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注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倒模一体化装置。本发明设计的模具可以沿轨道移动,注塑过程中通过电磁铁吸合以及弹性密封套实现密封,避免泄露。在注塑完成后沿轨道继续移动,待模具内部的产品成型后,电磁铁断电,然后移动至开模机构处,在滚轮作用下开模,便于后续进行倒模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倒模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以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但是目前的注塑生产线在注塑时为了提高模具的密封性,因此在倒模时会出现阻力太大造成倒模困难,进而损坏塑胶制品。因此设计一种在塑胶制品成型后可以及时打开模具降低倒模难度的注塑倒模装置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背景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倒模一体化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注塑倒模一体化装置,包括机架、注塑机构、模具和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四个阵列分布的支撑柱,左侧的支撑柱上表面设置有顶板,支撑柱内侧面设置有四根平行分布的轨道;
所述注塑机构包括设置在顶板上表面的注塑泵,注塑泵上表面设置有储胶罐,储胶罐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储胶罐具有加热保温功能,注塑泵下方远离储胶罐的位置连接有注塑头,注塑头和注塑泵之间通过伸缩软管连接,注塑头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插头。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头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气缸,气缸固定在注塑泵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靠近注塑头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密封套。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包括设置在轨道之间的模具底座,模具底座两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组导向轮,导向轮和轨道配合,模具底座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注射孔,注射孔和插头配合,模具底座侧面设置有两个模具主体,模具主体和模具底座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主体上表面靠近内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电磁铁,模具主体下表面靠近内侧面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导向板。
进一步的,所述开模机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立柱,立柱两侧面靠近上表面的位置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步骤如下:
S1、电磁铁通电,模具主体吸合;
S2、模具移动至注塑头正下方;
S3、气缸驱动注塑头向下移动,驱动插头插入注射孔进行注塑;
S4、注塑完成后,注塑头复位,模具继续移动;
S5、当模具内部的塑胶制品成型后,电磁铁断电,将模具移动至开模机构;
S6、开模机构将模具打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的模具可以沿轨道移动,注塑过程中通过电磁铁吸合以及弹性密封套实现密封,避免泄露。在注塑完成后沿轨道继续移动,待模具内部的产品成型后,电磁铁断电,然后移动至开模机构处,在滚轮作用下开模,便于后续进行倒模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注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注塑机构局部A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琪(太仓)塑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环琪(太仓)塑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1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