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锌矿废石综合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0487.9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9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聪聪;朱德庆;潘建;李启厚;夏光辉;郭正启;李思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243 | 分类号: | C22B1/243;C22B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锌矿 综合利用 方法 | ||
1.一种铅锌矿废石综合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铅锌矿废石进行预先破碎、细磨至一定粒度,得到细磨后铅锌矿废石;
S2、对常规熔剂进行预先细磨至适宜粒度,得到细磨后的常规溶剂;
S3、对铁精矿进行预处理,使其具备一定的比表面积,得到预处理后的铁精矿;
S4、将S3步骤中预处理后的铁精矿、S2步骤中细磨后的常规熔剂、S1步骤中细磨后铅锌矿废石和粘结剂按设定MgO含量和二元碱度(CaO/SiO2)进行配矿、混匀,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在圆盘造球机中进行加水造球,得到设定粒度的生球;
S5、将S4步骤中的生球装入专门球团生产设备中,在设定的风速和温度下进行干燥、预热、焙烧、均热和冷却,得到成品氧化球团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锌矿废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铅锌矿废石是指由铅锌矿石经过破碎和人工分选、重介质分选、光电分选、激发光拣选中的一种或组合工艺预选抛尾得到的白云石质废石,其典型成分为:CaO≥20%,MgO≥12%,S≤2%,Pb≤0.1%,Zn≤0.5%,其余成分包括铁、硅和烧损;细磨至铅锌矿废石-0.074mm含量在8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锌矿废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锌矿废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常规熔剂包括钙质熔剂和镁质熔剂两种,钙质熔剂为石灰石、生石灰、消石灰中的一种或多种,主要用于调节球团碱度,碱度适宜时,无需加入钙质溶剂;镁质熔剂为白云石、轻烧白云石、高镁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调节球团MgO含量;常规熔剂在细磨至的-0.074mm含量在7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锌矿废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铁精矿为磁铁精矿、磁赤铁精矿、赤铁精矿、硫酸渣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粒度在-0.074mm含量在60~10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锌矿废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预处理方式为高压辊磨,高压辊磨的工艺参数为:调整物料水分为5~9%,辊间距压强范围为10~100N/mm2,边料循环比例为20~150%;高压辊磨预处理至铁精矿比表面积在1200~2100cm2/g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锌矿废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配矿的球团MgO含量目标值为1.0%~2.5%,二元碱度CaO/SiO2含量为0.2~0.8;细磨后铅锌矿废石的添加比例为镁质熔剂总用量的0~100%;所述粘结剂为膨润土,其添加量为混合料总量的1.0~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锌矿废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造球时间为8~12min,所述生球的粒度为10~16mm;生球水分控制在7.5~15%。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铅锌矿废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当铁精矿为磁铁精矿、磁赤铁精矿、赤铁精矿中的一种或多种时,控制生球的水分为7.5~9.5%;当铁精矿中含有硫酸渣时,控制生球的水分为9.5~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锌矿废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5步骤中,所述专门球团生产设备为竖炉、链篦机-回转窑或带式焙烧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锌矿废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所述干燥温度为150~350℃,干燥时间为2~5min,干燥风速为0.8~1.4m/s;预热温度为800~1100℃,预热时间为6~15min,风速为1.8~2.4m/s;焙烧温度为1150~1300℃,焙烧时间为8~25min;均热温度为900~1100℃,均热时间为3~7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04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