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固定的多腔室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0301.X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8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星;孔庆功;陈俊秋;罗仁杰;陈修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H02G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678400 云南省德***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固定 多腔室 避雷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多腔室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本体、固定单元和稳固单元,避雷器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安装板;固定单元与安装板配合,包括顶板、立柱、螺纹杆、转动组件和限位组件,顶板固定在架空杆上,立柱设置在顶板底部,螺纹杆设置在立柱内部,转动组件设置在螺纹杆远离顶板的一侧,限位组件设置在螺纹杆和立柱之间;稳固单元,包括圆盘和固定杆,圆盘和转动组件配合,固定杆固定设置在圆盘中间,与安装板配合。本发明所述装置能够高效、安全、快速地将避雷器固定在10kV架空线路架上,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拆卸、更换、维修,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雷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固定的多腔室避雷器。
背景技术
德宏梁河供电局10kV架空线路雷击跳闸率居高不下,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安装线路避雷器是最有效措施。10kV架空配电线路分布较广,线路长,所处地形复杂,而10kV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低,雷电过电压能够使绝缘子发生闪络,在雷击闪络通道上形成工频续流烧断导线,造成断线的主要原因是在雷击闪络通道上建弧形成工频续流,弧根的温度很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导线烧断,即使是裸导线,如果通过的电流很大,亦能够将导线烧断,目前配网线路防雷领域采用的招弧角方式能有效地保护线路导线和线路绝缘子,但由于该方式是在电弧电流过零点自然熄弧,熄弧能力差、灭弧时间长,并有可能复燃,所以不能降低线路跳闸率,需要与自动重合闸装置配合,传统氧化锌避雷器和串联间隙避雷器方式能够有效保护绝缘子不受电弧损伤,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目前主要应用氧化物避雷器,但因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成本依然较高、定期试验和更换工作量大等原因,限制了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10kV架空线路多腔室避雷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多腔室避雷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的多腔室避雷器,其包括,
避雷器本体,其下设置有安装板;
固定单元,与所述安装板配合,包括顶板、立柱、螺纹杆、转动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顶板固定在架空杆上,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顶板底部,所述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立柱内部,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螺纹杆和所述立柱之间;以及,
稳固单元,包括圆盘和固定杆,所述圆盘和所述转动组件配合,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圆盘中间,与所述安装板配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于固定的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于固定的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板中间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孔配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于固定的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盘、连接杆和齿轮,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螺纹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转动盘连接,一端与所述齿轮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于固定的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稳固单元包括连接环和齿轮环,所述连接环一端与所述圆盘连接,一端与所述齿轮环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于固定的多腔室避雷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03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