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醚聚氨酯行业工艺废液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9634.0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6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新;戚楠;沈楠;沈井然;严博;邓宗义;韩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沿江资源生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行业 工艺 废液 资源 处理 方法 设备 | ||
1.一种聚醚聚氨酯行业工艺废液无公害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先将收集到的全部聚醚聚氨酯行业工艺废液进行予处理,包括除去机械杂质、工艺杂质和游离水,再采用化学脱色的方法脱去废液中的色质和异味,采用负压蒸馏的方式除去多余的水份,最后得到可用于生产工业加工用油的基础原料醇醚混合液;
对全部的工艺废液,采用多种方式除去机械杂质和工艺杂质;
对聚醚聚氨酯行业工艺废液中需要脫色除异味的部分料进行脱色除异味处理;
将聚醚聚氨酯行业工艺废液中需要脫去多余水份的部分料进行脱水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的细节是,1)工艺废液经进料过滤器粗滤,以除去废液收集时夹带的机械杂质;除去机械杂质的工艺废液经泵送至原料缶;清出的机械杂质收集后去固废处理;原料缶内设蒸汽加热盘管,工艺废液在原料缶内进行预热;
2)预热后工艺废液的去向,分两种:a、含游离水工艺废液进游离水沉降器进行料水分离;b、不含游离水的工艺废液直接去蝶式离心机进行精过滤;
不含游离水和除去游离水的工艺废液经蝶式离心机精过滤后进中间缶;中间缶内设蒸汽加热盘管,工艺废液在中间缶内进行预热;
工艺废液经蝶式离心机精过滤后的去向,分两种:a、需脱色处理的工艺废液过滤后进中间缶;b、不需脱色处理的工艺废液直接去进行分析、灌装;
工艺废液经蝶式离心机过滤后清出的滤渣进滤料桶收集后去固废处理;
3)中间缶内的工艺废液计量后送脫色釜进行脫色除异味处理;
桶装脫色剂经泵送入脫色剂高位计量缶备用;桶装脫色活化剂经泵送入脫色活化剂高位计量缶备用;计量后的工艺废液在搅拌状态下加温到规定温度后,按工艺要求间断、缓慢的滴加脫色剂和活化剂,进行脫色处理;
脫色后的工艺废液经蝶式离心机过滤后的去向,分两种:a、需脱水处理的工艺废液过滤后进中间缶;b、不需脱水处理的工艺废液,经精过滤后,物料直接去进行分析、灌装;
4)中间缶中脫色后的工艺废液经泵送入负压脱水釜进行脫水处理;
计量后的工艺废液在搅拌状态下加温到规定温度后,按工艺要求启动真空系统,在一定的温度和负压条件下,脫去工艺废液中的大部分水份;完成脫水操作后的物料去进行分析、灌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对工艺废液进行处理,采用如下工艺:
1)工艺废液经进料过滤器粗滤,以除去废水收集时夹带的机械杂质;除去机械杂质的工艺废液经泵送至原料缶;清出的机械杂质收集后去固废处理;原料缶内设蒸汽加热盘管,工艺废液在原料缶内进行预热;
2)预热后工艺废液的去向,分两种:a、含游离水工艺废液进游离水沉降器进行油料分离;c、不含游离水的工艺废液直接去蝶式离心机过滤;
不含游离水和除去游离水的工艺废液经蝶式离心机精过滤后进中间缶;中间缶内设蒸汽加热盘管,工艺废谁在中间缶内进行预热;
不含游离水和除去游离水的工艺废液经蝶式离心机过滤后的去向,分两种:a、需脱色处理的工艺废液过滤后进中间缶;b、不需脱色处理的工艺废液经精过滤后,物料直接去进行分析、灌装;
3)中间缶内的工艺废液计量后送综合釜进行脫色除异味处理;
桶装脫色剂经泵送入脫色剂高位计量缶备用;桶装脫色活化剂经泵送入脫色活化剂高位计量缶备用;
计量后的工艺废液在搅拌状态下加温到规定温度后,按工艺要求间断、缓慢的滴加脫色剂和活化剂,进行脫色处理;
脫色后的工艺废液的去向,分两种:a、需脱水处理的工艺废液留在综合釜;b、不需脱水处理的工艺废液经蝶式离心机精过滤后,物料直接去进行分析、灌装;
4)留在综合釜的工艺废液进行脫水处理;在搅拌状态下加温到规定温度后,按工艺要求启动真空系统,在一定的温度和负压条件下,脫去工艺废液中的大部分水份;完成脫水操作后,物料去进行分析、灌装。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是,工艺废液采用蝶式分离机进行精过滤;蝶式分离机是一种利用离心沉降原理,对含有密度差的二种液体或固液悬浮液进行连续分离的机械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沿江资源生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沿江资源生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96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