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延缓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的阻火隔热垫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8881.9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9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春;刘婵;侯敏;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58 | 分类号: | H01M10/658;H01M10/613;H01M10/6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梁勤伟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缓 电池 模组 失控 蔓延 隔热 | ||
1.一种延缓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的阻火隔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层(1)和设置在所述隔热层(1)两侧的阻燃层,所述阻燃层包括灭火材料(2)和吸热层(3),所述灭火材料(2)以层状结构设置在所述隔热层(1)的两侧,所述吸热层(3)设置在所述灭火材料(2)的外侧,或者所述灭火材料(2)通过物理方法结合于所述吸热层(3)内部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缓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的阻火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选用纳米微孔二氧化硅、纳米微孔碳化硅、高铝耐火纤维、高硅氧玻璃纤维或陶瓷纤维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延缓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的阻火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的厚度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缓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的阻火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层(3)选用聚氨酯泡棉或吸热相变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延缓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的阻火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相变材料选用溴化环氧树脂和/或丙烯酸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延缓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的阻火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层(3)的厚度为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缓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的阻火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材料(2)选用无机铵盐粉末,有机磷系粉末,卤化有机物粉末、磷酸烷基酯类液体、磷酸芳基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延缓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的阻火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铵盐粉末选用碳酸铵、硫酸铵、卤化铵、磷酸氢铵、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磷系粉末选用三苯基氧化膦和/或磷酸三苯酯;所述卤化有机物粉末选用四溴双酚和/或四丁基卤化铵;所述磷酸烷基酯类液体选用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正丁基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磷酸芳基酯选用磷酸甲苯二苯酯和/或磷酸三甲苯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缓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的阻火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材料(2)以层状结构设置时,将灭火材料(2)用吸热薄膜包装,压成厚度为1~5mm的层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缓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的阻火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材料(2)通过物理方法结合于所述吸热层(3)内部时,将灭火材料(2)的饱和水溶液通过浸泡或者喷淋的方式与所述吸热层(3)结合;或者将吸热层(3)制作成带有内空心,外面多气孔的结构,将灭火材料(2)填充进吸热层(3)内部,最后外表面用吸热隔膜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88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