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品种中药同时下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8356.7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4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润生;王越;李学林;陈天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润比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F1/035 | 分类号: | A47F1/035;B65B1/32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薛萌萌 |
地址: | 30040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品种 中药 时下 设备 | ||
1.多品种中药同时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多品种中药同时下料设备、下料挡板、分开门机构和总开门机构,机架均匀安装若干的多品种中药同时下料设备,分为四组,每一组多品种中药同时下料设备数量相同,且每一组对应一个下料挡板,左侧两组多品种中药同时下料设备对称设置,右侧两组多品种中药同时下料设备也为对称设置,左侧的两个下料挡板形成一号掉落通道,右侧的两个下料挡板形成二号掉落通道,下料挡板设有与多品种中药同时下料设备相对应的出药窗口,分开门机构固定安装至机架,用于对出药窗口进行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间切换;一号掉落通道和二号掉落通道底部均设有一个总开门机构,用于将药品掉落至传送轨道上;
多品种中药同时下料设备,包括斗箱、下料通道、搅拌机构、推进下料机构、驱动机构和称重机构,推进下料机构的出料腔安装至下料通道的一端, 驱动机构安装至下料通道的另一端,斗箱底部连接至下料通道,且斗箱设置在驱动机构和出料腔之间,搅拌机构安装至斗箱内,且搅拌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称重机构设置在出料腔的正下方;
下料通道为凹槽结构,推进下料机构设置在下料通道内,用于对下料通道内的药品进行推进;
推进下料机构包括推进下料件和出料腔,推进下料件设置在下料通道内,推进下料件一端固定安装至下料通道的第一段的安装座,推进下料件另一端连接至驱动机构的一号电机,出料腔安装至下料通道的第一端,出料腔与安装至下料通道上方的斗箱连通,且下料通道第一端还设有出料口;
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架、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固定安装至电机安装架,一号电机用于对推进下料机构驱动,二号电机用于对搅拌机构驱动;搅拌机构包括主动杆、从动杆、同步带、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杆和从动杆均架设在斗箱上,主动杆一端穿过斗箱的箱壁连接至二号电机,另一端设有主动轮,从动杆设置在主动杆上方,从动杆一端设有从动轮,主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至从动轮,实现主动杆和从动杆的同步转动,主动杆和从动杆均设有若干的搅拌棒;
搅拌棒在主动杆和从动杆的分别方式相同,主动杆设有 4 个搅拌棒,4 个搅拌棒分为两组,每组两个,两组分别安装至主动杆的两侧,且两组搅拌棒处于同一平面交错设置;
称重机构包括收集挡板和传送秤,收集挡板安装至传送秤的上部,收集挡板和传送秤形成收集区,收集区设置在出料口的正下方,传送秤为具有称重功能的传送带结构;
推进下料件包括绞龙本体和出料件,出料件固定连接至绞龙本体形成一体结构,出料件的长度与出料腔的长度对应,绞龙本体的长度与斗箱的长度对应,其中出料件为一号翻板或二号翻板;出料件针对不同形态的中药进行设计,将中药按照形态进行分类,包括块状、絮状和粉末状,块状根据块径的大小进行分类;
一号翻板包括主板和侧板,两个侧板分别安装至主板一端的两侧形成十字结构,主板的上侧设有三个凹槽,作为一号上槽,三个一号上槽的尺寸相同,相距的距离相同;主板的下侧也设有三个凹槽,依次为一号下槽 A、一号下槽B、一号下槽C,一号下槽A、一号下槽B、一号下槽C 的深度相同, 一号下槽 A 和一号下槽 B 的宽度之比为 2:3,一号下槽 B 与一号下槽 C 的宽度之比为 1:1;二号翻板的上侧依次设有二号上槽 A、二号上槽 B、二号上槽 C 和二号上槽 D,二号上槽 A 的长度与二号上槽 B 的长度之比为 2:1,二号上槽 A的深度与二号上槽 B 的深度之比为 4:5;二号上槽 B 的深度与二号上槽 C 的深度之比为 1:1,二号上槽 B 的长度与二号上槽 C 的长度之比为 3:2,二号上槽C 深度和二号上槽D 的深度之比为 5:3,由于二号上槽 D 的端部设有倒角,二号上槽 C 长度和二号上槽D 的长度之比为 1:2;二号翻板的下侧依次设有二号下槽 E、二号下槽 F、二号下槽 G 和二号下槽 H,二号下槽 E 和二号下槽 F 的深度之比为 4:5,二号下槽 E 和二号下槽F 的长度之比为 3:2,;二号下槽 F 和二号下槽G 的深度之比为 1:1,二号下槽 F 和二号下槽G 的长度之比为 3:2,二号下槽 G 和二号下槽 H 的深度之比为 5:3,二号下槽G 和二号下槽H 的长度之比为 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润比特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润比特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83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