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可撑开试模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6913.1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2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善云;吕劲贤;李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李晓伟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撑开 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可撑开试模工具,展示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试模工具,可通过刻度直接反映试模当前所处高度,内窥镜从后端插入,内窥镜可贯穿到升降支架最前端,支撑块上设置有供内窥镜观察支撑块与骨质的接触情况的视窗,当两个支撑块与动力滑块安装于升降支架内,旋转手柄套管外表面设置的三个省力转动手柄,升降支架内的动力滑块沿其内部通孔轴线方向相对升降支架移动,两个支撑块则被迫做出垂直动力滑块内部通孔轴线方向的移动,内部带有供内窥镜穿入的通道,配合内窥镜使用,能观察到试模前方环境,此发明具有安全、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视化可撑开试模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微创外科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脊柱外科医生将微创作为首选治疗策略。骨科脊柱融合外科手术过程中,需要根据病人情况,采用高度匹配的可撑开组件,目前采用和可撑开组件高度相同的一组试模工具在术中测量所需可撑开组件的高度,不仅繁琐,且为了保证高度和压力,试模工具每次进出都会对椎体松质骨产生损伤,无法保证试模退出后的高度不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调节高度的椎间可撑开组件试模,可通过刻度尺直接反映试模当前所处高度,内部带有的供内窥镜穿入的通道,配合内窥镜使用,能观察到试模周边环境和位置,还具备判断试模二面与上下椎体贴合程度,此发明具有适用广,直视操作且不会破坏椎体松质骨等优点,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化可撑开试模工具,包括手柄套管,所述手柄套管的外壁环向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转动手柄,所述手柄套管的内部设有紧贴其内壁设置的受限螺套和传递管,所述受限螺套的前端与传递管的后端套设并固定连接,且二者同时与手柄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受限螺套内螺纹连接传递螺套,所述受限螺套的后部安装有第二内六角凸端紧定螺钉,第二内六角凸端紧定螺钉卡进手柄安装轴的中部的凹槽,使得受限螺套与手柄安装轴可以相互转动而无法相互轴向移动,所述手柄安装轴的后部设有延伸至受限螺套外部的延伸部,所述手柄安装轴的延伸部套设T型手柄,所述T型手柄内壁设有环形凹口,所述T型手柄与手柄安装轴的延伸部之间设有插入环形凹口设置的固定套环,所述手柄安装轴前端通过销钉连接延伸至手柄套管外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穿过螺纹连接在传递管内部的刻度指示环设置,所述连接管上对称设有第一长条孔,所述刻度指示环上螺纹连接第一内六角凸端紧定螺钉,所述第一内六角凸端紧定螺钉的末端延伸至第一长条孔内设置,所述连接管的自由端与可撑开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管内设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后端延伸至手柄安装轴内设置,所述推动杆的端部套设推动杆端头,所述手柄安装轴前部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二长条孔,所述推动杆端头通过销钉穿过第二长条孔与传递螺套连接,所述推动杆的自由端延伸至可撑开组件内部。
优选的,所述手柄安装轴外壁从前到后设置四阶环形阶梯,所述四阶环形阶梯的第一环形阶梯、第二环形阶梯和第三环形阶梯的外径依次增大,所述四阶环形阶梯的第四环形阶梯外径位于第一环形阶梯和第二环形阶梯之间,所述手柄安装轴的第一环形阶梯上开设有对称的第二长条孔,所述手柄安装轴的第四环形阶梯外侧套设T型手柄,并通过第一螺钉穿过T型手柄和固定套环与第四环形阶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环的后端周向设有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凸边紧贴T型手柄后端设置。
优选的,所述传递管前端周向设有第二凸边,所述第二凸边与手柄套管的前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外壁上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位于第一长条孔前侧,若刻度指示环回缩到传递管最后端时,所述刻度尺的起始点与刻度指示环前端持平。
优选的,所述刻度指示环设置呈凸型,所述刻度指示环后端外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内六角凸端紧定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一阶梯孔中,所述第一内六角凸端紧定螺钉底端设置于连接管外壁上设置的第一长条孔中。
优选的,所述传递管内的螺纹为多头螺纹,所述传递管内的多头螺纹的导程与受限螺套上的螺纹的导程之比大于1时,刻度指示环沿其轴线方向的位移将大于传递螺套的轴向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6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锡基巴氏合金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