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样品残留隔热可重复使用的多功能细胞计数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5698.3 | 申请日: | 202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4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蔡应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分(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普鸿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22 | 代理人: | 韩明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品 残留 隔热 重复使用 多功能 细胞 计数 成像 装置 | ||
1.无样品残留隔热可重复使用的多功能细胞计数成像样品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互配合形成至少一个微流道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其中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上分别具备用以经所述相互配合而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微流道的第一流道壁和第二流道壁;
所述第一流道壁和第二流道壁具有超疏水或疏水隔热材料层,或者所述第一流道壁和第二流道壁由超疏水或疏水隔热材料形成,或者所述隔热材料形成在第一流道壁和第二流道壁周围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材料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微流道包括微流控阀门区段、检测区段、排出区段,所述微流控阀门区段安装微流控阀门;所述疏水隔热材料包括透明二氧化硅气凝胶;
所述第一基底包括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微流道一一对应并且相沟通的至少一个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测温接口、所述微流控阀门、至少一个第一光学接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测温接口中的每一个靠近各自对应的所述入口的端部与所述入口内壁之间具有预设壁厚;所述第二基底包括在所述相互配合之后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相对应沟通的入口区段,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接口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光学接口;所述第一光学接口和第二光学接口用于直接供成套光学检测装置中的照明装置发射端或探测器的接收端抵靠或连接而分别将光入射到微流道中和接受微流道透射的光;所述预设壁厚为0.5-2mm,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接口分布在微流控阀门区段、检测区段、排出区段中的至少一者;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接口在检测区段有分布时,优选分布至少一个;
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排出区段的排液管、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可拆卸连接的入口加热装置以及红外测温仪;所述入口加热装置包括具有供试剂或样品分别加入和流出的开孔和出口的加热区、环绕加热区内壁的加热圈、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加热圈工作,接受插入测温接口的红外测温仪探头的信号,并通过分析实时获得温度值,当温度值超过温度预设最低容许值时则控制加热圈停止工作;
所述第一光学接口是与第一基底可拆卸连接的有豁口的第一透明罩;
所述豁口用于定位所述成套光学检测装置的光信号口,所述第一透明罩用于提供所有区段的整体视场的照明范围或来自所有区段的整体视场的光学信号的接受范围,此时第二光学接口以与第二基底可拆卸连接且同样具有豁口的第二透明罩来构造,所述第二透明罩与所述第一透明罩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至少一个中的所述分布方式为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经所述相互配合而相贴合的面上都设置密封材料,或者相贴合的面上通过粘接形成所述相互配合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区段包括具有在所述检测区段流出口处外延坡度的下沉式结构,以及沟通所述下沉式结构的水平区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由耐腐蚀,耐磨损,高硬度透明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由无机玻璃、石英、有机玻璃中至少一者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底的平均厚度为大于3mm,第二基底的平均厚度为大于1mm;
当所述微流道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微流道的高度至少有两者相同或者都不相同;
所述至少一个入口的内径为1-1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段为多段式结构,宽度有一段或多段宽度变窄部分,变窄模式包括线性和非线性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学接口在每一变窄部分分布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阀门为闸刀阀门或微流控电磁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分(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高分(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56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