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的生成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5138.8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5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曾双;钱海元;陈登;梅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源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8 | 分类号: | G06F8/38;G06F8/65;G06F9/451;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程凌军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的生成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用户终端上展示配置界面,配置界面用于用户从服务器提供的微服务集合中选择微服务,并将选择的微服务编排成所需应用,微服务集合中的每个微服务用于提供一种基本功能;按照在配置界面检测到的操作,将用户从微服务集合中选择的微服务编排成目标应用。本申请解决了应用的复杂性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软件的架构类型比较多,典型的是单体架构,单体架构一般采用三级架构,即前端(Web/手机端)+中间业务逻辑层+数据库层,这是一种典型的Java Spring mvc或者PythonDrango框架的应用。单体架构的应用比较容易部署、测试,在项目的初期,单体应用可以很好地运行。然而,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开发团队,代码库也在飞速地膨胀。慢慢地,单体应用变得越来越臃肿,可维护性、灵活性逐渐降低,维护成本越来越高。下面是单体架构应用的一些典型缺点:
1)复杂性高:以一个百万行级别的单体应用为例,整个项目包含的模块非常多、模块的边界模糊、依赖关系不清晰、代码质量参差不齐、混乱地堆砌在一起,可想而知整个项目非常复杂,每次修改代码都非常复杂,甚至添加一个简单的功能,或者修改一个Bug都会带来隐含的缺陷。
2)技术债务:随着时间推移、需求变更和人员更迭,会逐渐形成应用程序的技术债务,并且越积越多。“不坏不修”,这在软件开发中非常常见,在单体应用中这种思想更甚。已使用的系统设计或代码难以被修改,因为应用程序中的其他模块可能会以意料之外的方式使用它。
3)部署频率低:随着代码的增多,构建和部署的时间也会增加。而在单体应用中,每次功能的变更或缺陷的修复都会导致需要重新部署整个应用。全量部署的方式耗时长、影响范围大、风险高,这使得单体应用项目上线部署的频率较低。而部署频率低又导致两次发布之间会有大量的功能变更和缺陷修复,出错率比较高。
4)可靠性差:某个应用Bug,例如死循环、内存溢出等,可能会导致整个应用的崩溃。
5)扩展能力受限:单体应用只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扩展,无法根据业务模块的需要进行伸缩。例如,应用中有的模块是计算密集型的,它需要强劲的CPU;有的模块则是IO密集型的,需要更大的内存。由于这些模块部署在一起,不得不在硬件的选择上做出妥协。
6)阻碍技术创新:单体应用往往使用统一的技术平台或方案解决所有的问题,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使用相同的开发语言和框架,要想引入新框架或新技术平台会非常困难。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的生成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应用的复杂性较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的生成方法,包括:在用户终端上展示配置界面,其中,所述配置界面用于用户从服务器提供的微服务集合中选择微服务,并将选择的微服务编排成所需应用,所述微服务集合中的每个微服务用于提供一种基本功能;按照在所述配置界面检测到的操作,将用户从所述微服务集合中选择的微服务编排成目标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源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源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5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