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分散喷水的热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4567.3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7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登福;袁永贵;段华美;王成瑞;龙木军;王正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B3/10 | 分类号: | C21B3/10;C21B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万霞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散 喷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分散喷水的热闷装置,包括热闷渣罐,热闷渣罐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进水单元,每个进水单元将热闷渣罐侧壁的内外两侧连通,对应地,每个进水单元对应的热闷渣罐外侧设有喷嘴,喷嘴与对应的进水单元正对设置并通过管路连接水源,便于冷却水通过喷嘴喷出后经进水单元进入热闷渣罐内;热闷渣罐底部设有排水孔,用于排出热闷渣罐内的水。该热闷装置能有效提升喷水均匀性,提高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消解速度,且能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温冶炼渣处理技术与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源分散喷水的热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冶炼渣的产量在逐年增多。其中钢渣(转炉钢渣、精炼渣和铸余渣)和镁渣等含有较高含量的、与水泥主要活性成分相似的硅酸二钙、硅酸三钙等水硬性矿物是宝贵的二次资源,处理后可用于水泥和建材领域。但钢渣和镁渣等冶炼渣中含有较多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在水泥生产中,高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熟料会引起混凝土破坏性膨胀。
目前较多钢企采用热闷法来处理钢渣,这里的钢渣包括转炉钢渣、精炼渣和铸余渣,热闷法的原理是利用热闷喷水后钢渣自身余热产生的蒸汽来完成对钢渣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消解,保证钢渣的稳定性以用于水泥和建材行业。镁渣由于具有膨胀性,大部分冶炼厂将镁渣倾倒在荒地或深沟填埋,而热闷法能大幅消解高温冶炼渣中的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减小膨胀性,促进其资源化利用。
在富含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的高温冶炼渣热闷过程中,不管是常压热闷或有压热闷,通常是从渣罐顶部喷水并产生蒸汽,进入钢渣渣粒内部,消解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这种热闷方式不仅会造成渣罐内热渣水分含量不均匀、消解效果和热闷粉化效果不均匀,而且还会引起上层钢渣粉化后堵塞钢渣之间的间隙,阻碍后续喷水均匀向中下部渗透的问题,从而导致热闷渣的质量下降,并降低热闷的效率、延长热闷时间。
中国专利201210113922.4公开了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钢渣热闷渣罐,该热闷渣罐包括渣罐本体和渣罐盖,所述渣罐盖盖设于渣罐本体上,所述渣罐盖上设有搅拌驱动装置和喷水管,所述渣罐本体内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通过一联轴杆与搅拌驱动装置相连,所述喷水管与渣罐本体内部相通。该带有搅拌装置的钢渣热闷渣罐具有结构简单,能够保证水与热态钢渣充分反应,促使钢渣裂解、粉化完全,热闷效率高的优点。但是热闷渣罐内钢渣有20~30吨重,采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难以保证搅拌均匀性,并且搅拌装置在搅拌过程中要与坚硬的钢渣进行摩擦,极易对搅拌装置造成损坏,影响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分散喷水的热闷装置,该热闷装置能有效提升喷水均匀性,提高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消解速度,且能长期稳定运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多源分散喷水的热闷装置,包括热闷渣罐,热闷渣罐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进水单元,每个进水单元将热闷渣罐侧壁的内外两侧连通,对应地,每个进水单元对应的热闷渣罐外侧设有喷嘴,喷嘴与对应的进水单元正对设置并通过管路连接水源,便于冷却水通过喷嘴喷出后经进水单元进入热闷渣罐内;热闷渣罐底部设有排水孔,用于排出热闷渣罐内的水。
进一步地,喷嘴在热闷渣罐上的喷水覆盖面积与对应的进水单元覆盖面积对应。
进一步地,每个进水单元由若干进水孔构成。
进一步地,所有进水单元呈复数层分布在热闷渣罐上,每层进水单元的数量相同,相邻两层进水单元中任一层进水单元中的任一进水单元位于另一层进水单元对应的两进水单元之间且与该两进水单元呈45°。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孔有五个,其中四个进水孔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另外一个进水孔设于正方形中心,所述喷嘴正对位于所述正方形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热闷渣罐上方均匀分布有若干喷嘴,喷嘴竖直设置且喷嘴出水口正对热闷渣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45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