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化信号星地全链路传输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3013.1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6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涂尚坦;薛伶玲;姜岩;张久玲;陶满意;刘艳阳;范季夏;胡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1S13/90;G06F17/16;G06F1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化 信号 全链路 传输 模型 建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极化信号星地全链路传输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理论模型统一步骤:统一有线链路和无线链路极化信号传输的理论模型;
系统模型建立步骤:针对“交替发射同时接收”的极化SAR系统建立系统模型;
数学抽象模型建立步骤:针对系统模型进行数学抽象得到极化信号星地全链路传输的数学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信号星地全链路传输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一有线链路和无线链路极化信号传输的理论模型,把射频信号在有线链路中的四端口网络传输模型和电磁波在空间无线链路中的Jones矢量模型,在数学形式上进行等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信号星地全链路传输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交替发射同时接收”的极化SAR系统,分别对极化信号星上发射链路、空间无线链路和星上接收链路进行系统建模,进行极化信号传输的链路影响因素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信号星地全链路传输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系统模型中的各环节按照理论模型进行数学抽象,得到各环节的极化信号传输矩阵,星地全链路系统模型对应的数学模型为各环节极化信号传输矩阵的乘积运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信号星地全链路传输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交替发射同时接收”系统模型,在进行数学抽象时,分别按照H、V信号交替发射得到各环节的数学抽象,由一对“H-V”信号共同组成目标的完整极化散射矩阵表征。
6.一种极化信号星地全链路传输模型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模块:
理论模型统一模块:统一有线链路和无线链路极化信号传输的理论模型;
系统模型建立模块:针对“交替发射同时接收”的极化SAR系统建立系统模型;
数学抽象模型建立模块:针对系统模型进行数学抽象得到极化信号星地全链路传输的数学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化信号星地全链路传输模型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一有线链路和无线链路极化信号传输的理论模型,把射频信号在有线链路中的四端口网络传输模型和电磁波在空间无线链路中的Jones矢量模型,在数学形式上进行等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化信号星地全链路传输模型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交替发射同时接收”的极化SAR系统,分别对极化信号星上发射链路、空间无线链路和星上接收链路进行系统建模,进行极化信号传输的链路影响因素分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化信号星地全链路传输模型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系统模型中的各环节按照理论模型进行数学抽象,得到各环节的极化信号传输矩阵,星地全链路系统模型对应的数学模型为各环节极化信号传输矩阵的乘积运算。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化信号星地全链路传输模型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交替发射同时接收”系统模型,在进行数学抽象时,分别按照H、V信号交替发射得到各环节的数学抽象,由一对“H-V”信号共同组成目标的完整极化散射矩阵表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30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