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流消能的内凹槽消力池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0200.4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8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赵飞龙;孟健;王晨光;陈童;黄涛;张杰;李吉祥;王清标;施振跃;胡忠经;刘文霞;孙悦强;孙浩然;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流 凹槽 消力池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流消能的内凹槽消力池结构,由进水斜坡、消力池主体段、消力池尾坎、反冲板、边墙和海曼组成,进水斜坡与上游泄洪设施衔接,用于将水流导入消力池,消力池主体段、消力池尾坎和海曼的底板处设置了两个内凹槽,使消力池主体段深度从两侧向中间对称逐渐增大后减小,每个内凹槽上设置两个反冲板,消力池主体段尾部设置有消力池尾坎。本发明通过水流与建筑物的撞击以及利用自身携带的能量进行消能,能有效的提高消力池的消能效率,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廉,消能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的泄洪消能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流消能的内凹槽消力池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泄洪消能是工程中突出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由于消力池消能效果相对较好,故最为常见。消力池是一种水池状能促使在泄水建筑物下游产生底流式水跃的消能设施,能使快速下泄的急流变缓流,一般消力池的消能效果可达40%~70%,是一种有效的消能设施,工程中最为常见。
但常规消力池的消能方式一般是急流与消力池池壁产生撞击进行消能,但是对于大单宽流量消力池的消能效率会有所降低,出池水流仍包含有大量的余能,造成下游水流传播距离很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既能提高消能效率,又能缩短下游水流的传播距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消力池的消能效率,减小临底水力学指标,达到减少甚至取消消力池下游河道岸坡的防护工程,节省建设资金的目的。
一种用于水流消能的内凹槽消力池结构,由进水斜坡、消力池主体段、消力池尾坎、反冲板、边墙和海曼组成,进水斜坡与上游泄洪设施衔接,用于将水流导入消力池,消力池主体段、消力池尾坎和海曼的底板处设置了两个内凹槽,使消力池主体段深度从两侧向中间对称逐渐增大后减小,每个内凹槽上设置两个反冲板,消力池主体段尾部设置有消力池尾坎。
优选地,所述进水斜坡水平长度为l1,垂直高度为h1,其中l1:h1=3:1~6:1。
优选地,所述消力池尾坎反坡段水平长度为l2,垂直高度为h2,其中l2:h2=2:1~3:1。
优选地,所述消力池主体段的底板设置两个凹槽,凹槽倾斜面的水平段长度为a,垂直高度为d,凹槽底面宽度为b。
优选地,所述消力池尾坎反坡段底板设置两个凹槽,凹槽倾斜面的水平段长度为a,垂直高度为d,凹槽底面宽度为b。
优选地,所述消力池尾坎反坡段与海曼衔接,海曼底板设置两个凹槽,凹槽倾斜面的水平段长度为a,垂直高度为d,凹槽底面宽度为b。
优选地,所述b边墙高度为H,消力池主体段宽度为B,长度为L,其中L:B=2:1~3:1
优选地,所述消力池主体段的两个凹槽底面分别设置了两个反冲板,反冲板高度高于边墙高度的1/2,每条凹槽内反冲板数量为2-3个,反冲板与消力池主体段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相同工况条件下与常规消力池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流消能的内凹槽消力池结构的消能率能大幅度提高,出池水流稳定,下游河道的水面波动小,同时尾坎的反坡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泥沙淤积,因此在大单宽水电站可以作为有效地消能装置。(2)消力池设置凹槽能使进水斜坡的急流水流与消力池底板接触面积更广,能提高消能效率。(3)消力池底板上设置了反冲板既可以弄过碰撞使水流消能,同时还可以通过水流自身碰撞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水流消能的内凹槽消力池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Ⅰ-Ⅰ剖面图;
图3是图1的Ⅱ-Ⅱ剖面图;
图4是图1的Ⅲ-Ⅲ剖面图;
图5是图1的Ⅳ-Ⅳ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0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空气传播污染物管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