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井破损修复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9298.1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查道宏;李军堂;舒海华;张耿;戴福忠;赵海东;王炎刚;罗兵;宁朝新;姚森;毛伟琦;潘东发;周琰;贾维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37/00;E02D27/18;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何伟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井 破损 修复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沉井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井破损修复装置及施工方法,该沉井破损修复装置包括:钢管柱、翻转底模和预应力张拉机构,钢管柱用于设在沉井结构中有破损井壁的井孔内;翻转底模用于套设在所述钢管柱上,可随所述钢管柱下放至所述井孔的井壁破损处底部下方,并可打开以支撑在所述钢管柱和井壁之间浇筑的混凝土;预应力张拉机构用于连接所述井壁和钢管柱,并且在所述钢管柱顶部调节所述井壁与钢管柱之间的预紧力。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关于沉井破损修复的方法,但是沉井结构破损会影响沉井的承载能力及耐久性,影响后续的施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井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井破损修复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沉井是井筒状的结构物,它是以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经过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使其成为桥梁墩台或其它结构物的基础。一般在施工大型桥墩的基坑,污水泵站,大型设备基础,人防掩蔽所,盾构拼装井,地下车道与车站水工基础施工围护装置时使用。
沉井设置有隔墙,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沉井在下沉过程中的整体刚度,同时,又把整个沉井分隔成多个施工井孔(取土井),使挖土和下沉可以较均衡地进行,也便于沉井偏斜时的纠偏。
沉井施工中,当混凝土沉井在下沉过程中碰到翻砂或突沉时易出现开裂。
当沉井内隔舱及井壁出现裂缝时,会危害沉井结构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没有关于沉井破损修复的方法,但是沉井结构破损会影响沉井的承载能力及耐久性,影响后续的施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井破损修复装置及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关于沉井破损修复的方法,但是沉井结构破损会影响沉井的承载能力及耐久性,影响后续的施工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沉井破损修复装置,包括:
钢管柱,其用于设在沉井结构中有破损井壁的井孔内;
翻转底模,其用于套设在所述钢管柱上,可随所述钢管柱下放至所述井孔的井壁破损处底部下方,并可打开以支撑在所述钢管柱和井壁之间浇筑的混凝土;
至少一个预应力张拉机构,其用于连接所述井壁和钢管柱,并且在所述钢管柱顶部调节所述井壁与钢管柱之间的预紧力。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翻转底模包括多个翻转机构,多个所述翻转机构沿所述钢管柱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钢管柱下放时,所述翻转机构可折叠在所述钢管柱上,在所述钢管柱下放到位时,所述翻转机构可打开以支撑在所述钢管柱和井壁之间浇筑的混凝土。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每个所述翻转机构均包括:
至少一滑道,其沿所述钢管柱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钢管柱上;
与所述滑道对应的水平杆,其一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道上,可沿所述钢管柱的轴线方向滑动;
与所述滑道对应的斜杆,其设于所述滑道的下方,一端与所述钢管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杆的中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水平杆可滑动至所述钢管柱的轴线方向,或者滑动至所述钢管柱的径线方向。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每个所述翻转机构均包括:
两条滑道,其沿所述钢管柱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钢管柱上;
两根水平杆,其一端均可滑动地设于对应的所述滑道上,可沿所述钢管柱的轴线方向滑动,两根所述水平杆上设有底板;
两根斜杆,其设于对应的所述滑道下方,一端与所述钢管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水平杆中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水平杆可滑动至所述钢管柱的轴线方向,或者滑动至所述钢管柱的径向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9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