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力在线监测系统的报警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39216.3 | 申请日: | 2022-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3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左承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弈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5/00 | 分类号: | G08B25/00;G08B3/10;G01N33/22;F21V25/12;F21V29/5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顺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31 | 代理人: | 谢燕钿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 在线 监测 系统 报警 方法 装置 | ||
一种用于电力在线监测系统的报警方法及装置,属于易爆气体监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电力在线监测系统中的防爆灯不便于在易爆气体浓度过高时,利用防护结构对防爆灯进行防护,从而降低防爆灯内部易爆气体的浓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防爆气体监测模块检测到易爆气体浓度超标时,蜂鸣器和警报信息传输模块开启运作,中心控制模块通过电力驱动模块驱动防爆灯本体上升到防护外罩内部,再驱动定时排风模块排出防护外罩内部的高浓度气体,避免防爆灯本体发生爆炸,对工作人员造成损伤,且防爆灯本体被收纳在防护外罩内部,通过定时排风模块降低防爆灯本体爆炸的几率,本发明实现了电力在线监测系统中的防爆灯便于利用防护结构对防爆灯进行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易爆气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力在线监测系统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但凡在煤矿或地底通道施工时均会产生易爆气体,而煤矿通道或地底通道中通常需要防爆灯进行照明,在施工的大环境下,需要对煤矿通道或地底通道进行电力在线的易爆气体实时监测,避免易爆气体浓度过高,影响施工环境乃至人员健康。
传统的电力在线监测系统中通常需要装载了易爆气体监测模块的防爆灯对通道进行检测,防止通道中的易爆气体浓度过高,传统用于监测的防爆灯不便于在易爆气体浓度过高时,利用防护结构对防爆灯进行防护,从而降低防爆灯内部易爆气体的浓度,传统用于监测的防爆灯不便于利用防护结构来隔绝外界的易爆气体进入防爆灯内部,且传统用于监测的防爆灯不便于通过排放结构,来清理掉防爆灯内部的易爆气体,使得防爆灯可以继续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用于电力在线监测系统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在线监测系统的报警方法及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传统的电力在线监测系统中通常需要装载了易爆气体监测模块的防爆灯对通道进行检测,防止通道中的易爆气体浓度过高,传统用于监测的防爆灯不便于在易爆气体浓度过高时,利用防护结构对防爆灯进行防护,从而降低防爆灯内部易爆气体的浓度,传统用于监测的防爆灯不便于利用防护结构来隔绝外界的易爆气体进入防爆灯内部,且传统用于监测的防爆灯不便于通过排放结构,来清理掉防爆灯内部的易爆气体,使得防爆灯可以继续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力在线监测系统的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监测,防爆灯本体内部设置的防爆气体监测模块对所处位置的防爆气体进行监测;
S200:警报,防爆气体监测模块检测到易爆气体浓度超标时,电信号传递给报警模块、蜂鸣器、警报信息传输模块和中心控制模块;
S300:信息传递,蜂鸣器发出警报声,告知易爆气体浓度超标,警报信息传输模块电信号向信息中心传输警报信息;
S400:防爆,中心控制模块通过电力驱动模块驱动防爆灯本体上升到防护外罩内部,再驱动定时排风模块排出防护外罩内部的高浓度气体。
进一步地,防护外罩上端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端设置有连接柱,防护外罩内部开设有容纳槽,防护外罩内部上端设置有收卷组件和伸缩组件,且伸缩组件设置四组,防护外罩内部上端还设置有排风组件,防护外罩内部下端设置有往复组件和环状气囊,防护外罩内部开设有水腔,水腔覆盖设置在容纳槽外侧。
进一步地,固定柱内部开设有螺纹槽,且固定柱内部设置进水阀门,连接柱一端设置有螺纹柱,螺纹柱螺纹连接在螺纹槽内部,固定柱内部开设有泵吸腔和冷却腔,冷却腔一端设置有第一连通管,冷却腔通过第一连通管与水腔相连通,泵吸腔一端设置有第二连通管,泵吸腔通过第二连通管与水腔相连通,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内部均设置有电磁水阀,泵吸腔内部设置有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弈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弈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9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