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和杀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7052.0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4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琪;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睦(上海)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01 | 分类号: | A23L3/01;A23L3/00;A23B5/01;A61L2/12;A61L2/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郑优丽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微波 杀菌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用于少量流体的杀菌,包括微波加热腔,在所述微波加热腔内设置用于通过待杀菌流体的毛细管,并在所述微波加热腔的入口处和出口处设置毛细管入口和毛细管出口,所述毛细管入口与用于承装待杀菌流体的第一容器连接,所述毛细管出口与用于承装杀菌后的流体的第二容器连接,所述毛细管入口与所述第一容器之间还设置一流体泵;所述待杀菌流体的处理量小于100ml/min。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和杀菌方法,适合于小量流体杀菌的方法,利用微波杀菌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利用微波对流体进行杀菌,减少流体中热敏性成分的损失,更好的保持流体的风味和胶体界面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食品药品生产研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和杀菌方法。
背景技术
流体食品药品在灌装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杀菌处理。现有的方法是采用高温瞬时杀菌、巴氏杀菌等来处理流体。该方法中,流体保持高温的时间相对较长,且流体承受的温度也相对较高。会对流体中的热敏性成分造成较大的损失,影响产品的风味及胶体界面特性。
对于常用的巴氏杀菌,比如巴杀液蛋,现在普遍的杀菌装置,基本都采用蛋液与热水之间进行热传导的方式来进行杀菌。对蛋液进行巴氏杀菌的热水,需要在3个大气压下被加热到135℃,才能达到有效的杀菌效果。并且加热效果不均匀,保证中心蛋液充分灭菌时,外周蛋液的品质下降,因此常常难以达到完全加热杀菌的目的。加热完毕的热水又需要重新加热才能进行重新使用。大量热水的使用,既浪费了资源,又容易造成意外。
对于流体常用的超高温瞬时灭菌,现有的设备同样具有上述巴氏杀菌缺陷,同时因设备制造利用热传导原理,难以实现小型化,目前实验型设备最小需要的样品量也约4-5L,这对于实验室研发而言,尤其是流体组成含有高价值组分或尚难于大批量商业化的组分而言,几乎是难以逾越的瓶颈,致使很多流体食品、药品的商业开发或实验样品制备在该灭菌环节卡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和杀菌方法,解决了现有实验型杀菌装置的最小样品处理量不能满足含有高价值组分或尚难于大批量商业化的组分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用于少量流体的杀菌,包括微波加热腔,在所述微波加热腔内设置用于通过待杀菌流体的毛细管,并在所述微波加热腔的入口处和出口处设置毛细管入口和毛细管出口,所述毛细管入口与用于承装待杀菌流体的第一容器连接,所述毛细管出口与用于承装杀菌后的流体的第二容器连接,所述毛细管入口与所述第一容器之间还设置一流体泵;所述待杀菌流体的处理量小于100ml/min。
优选地,所述毛细管为内径小于微波穿透深度的毛细管。
优选地,所述毛细管的材质为耐高温耐高压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
优选地,所述毛细管为长度为500-2000mm、直径为150-200mm的螺旋设置的盘管。
优选地,所述流体泵为精密恒流泵,所述精密恒流泵的最高承压为10MPa,流速为0.1-100mL/min。
第二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的杀菌方法,将置于第一容器内的待杀菌流体通过连接了毛细管的流体泵输送至微波加热腔中进行微波杀菌,并收集于第二容器中。
优选地,在进行杀菌之前或杀菌之后,用水或消毒液运行进行消毒清洗。
第三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在流体食品药品测试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和杀菌方法,适合于小量流体杀菌的方法,利用微波杀菌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利用微波对流体进行杀菌,减少流体中热敏性成分的损失,更好的保持流体的风味和胶体界面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睦(上海)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伊睦(上海)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7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