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城市电力专业管线与综合管线的空间数据匹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6666.7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8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鞠建荣;范娟娟;侯宜军;王文轩;戴相喜;周磊;朱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牛婧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城市 电力 专业 管线 综合 空间 数据 匹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城市电力专业管线与综合管线的空间数据匹配方法,包括:分析城市综合管线空间数据和专业管线空间数据之间的差异,并对管线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顾及电力管网骨架线结构特征和电力管网结构性特征,生成电力管网骨架线;选取特征因子,进行两类管线骨架线匹配,依据骨架线匹配结果生成电力管网关键结构点匹配结果;选取相似性因子,计算管点匹配相似性结果,通过人工设置阈值生成管点匹配结果集,依据管点匹配结果最终完成管线匹配。本发明针对地下管线中存在的“两份数据,重复探测”的问题,在分析电力管网整体形态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利用GIS矢量空间数据匹配方法完成综合电力管线空间数据和专业电力管线空间数据的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城市电力专业管线与综合管线的空间数据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管线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物质基础之一,担负着传递信息与输送能量的工作,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与“血脉”。随着现代化建设与“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已成为地下空间信息资源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应急事件处理、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由于管理模式与应用目的的区别,当前管线数据被分为综合地下管线数据与专业地下管线数据两大类,涉及电力、燃气、给水、排水、通信、热力、工业等多行业。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数据通常来自规划、建设部门,这些部门往往通过专项管线普查、竣工测量、管线修测等方式,依据《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建立起符合管线探测精度的管线数据库;专业地下管线数据从行业本身出发,由各管线权属单位依据其管网管理需求建立的管线信息系统,这些数据一般通过对管线竣工图的手工数字化方式获得,与综合地下管线数据相比,专业地下管线空间数据的测量精度明显较低,但数据分类更为详尽、属性描述更细致、语义信息丰更富且现势性好。两类管线数据均面向同一区域内的相同管线对象,却由于技术条件、应用需求不同等原因在数据模型、数据精度以及语义内涵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由此,不同类型管线数据的集成、融合以及共享、交换问题在管线数据深层次应用与管线信息化工作中日益突出,“两套数据、两个系统”的现象普遍存在,各个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近年来,城市电力管线空间数据的应用和发展面临着两类尴尬的处境,一是城市规划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对电力管网进行管线探测,形成的综合电力管网数据虽拥有较高的空间定位精度,但是缺少相应的管网业务信息,应用领域有限,且数据不能被电力管线权属单位直接用于开发专业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二是由电力权属单位管理的专业电力管网数据虽拥有丰富的设备设施及业务信息,但受管线探测的经费投入、技术难度等影响,电力管网空间数据的覆盖范围和时效性差,空间定位精度难以满足管网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综合地下管线管理系统与专业地下管线管理系统需按照统一的标准,实现数据的即时交换、共建共享与动态更新。由于缺少整体性的地下管线数据匹配模型、缺少解决大规模空间数据匹配的方法、缺少高效、便捷的管线数据匹配工具,管线相关部门依旧采用效率低下的人工匹配方式进行数据匹配。因此,一种有效、可用且高效的城市地下管线空间数据匹配方法亟待形成。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城市电力专业管线与综合管线的空间数据匹配方法,通过先进的GIS空间数据匹配方法,结合电力管线空间数据“管点-管段”的结构特征,实现了电力管网空间数据的匹配,达到了管线空间数据高效准确匹配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城市电力专业管线与综合管线的空间数据匹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管线的差异化分析:以电力管网的综合管线空间数据和专业管线空间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层分析,分别获取综合管线、专业管线在空间位置、分类、属性和具体实例上的差异特征,制定综合管线、专业管线的匹配和融合规则,并分别对综合管线空间数据、专业管线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创建唯一标识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6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