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泄露非电驱动的天然气加臭剂补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3864.8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3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黄黎明;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小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12;F17D3/01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何健雄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泄露 驱动 天然气 加臭剂补加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泄露非电驱动的天然气加臭剂补加装置。该零泄露非电驱动的天然气加臭剂补加装置包括:补加罐、加臭剂储罐以及气动泵,气动泵位于补加罐与加臭剂储罐之间,气动泵用于利用补加罐与加臭剂储罐之间的压力差将加臭气储罐中的加臭剂注入到补加罐内。该装置通过采用气动泵的方式,规避了现场用电防爆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原来通过氮气加压方式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加罐上设置有补加罐回收挥发臭气入口,加臭剂储罐上设置有呼吸阀出口。通过气动泵驱动臭剂从补加罐输送加臭剂储罐后,同时利用在补加罐上部形成的负压,通过软管连接加臭剂储罐上端呼吸阀挥发出的臭味回收入补加罐,实现补剂过程中全密闭、零泄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燃气体的环境保护和安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零泄露非电驱动的天然气加臭剂补加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加,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得到了更广泛的利用。由于纯净的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人体感官很难察觉。为此,在将燃气供给用户使用之前,供气部门要在燃气中加入一种人体嗅觉极为敏感的加臭剂,以确保人们对燃气泄露的警觉。
现有技术中,燃气的加臭过程是采用加臭机加入到燃气管道中,由于加臭机的储罐有一定容量,当消耗完后需要进行补加。然而,现有补加方式是采用惰性气体如氮气加压方式,将补加罐1体加压后,通过增压方式将臭剂压入加臭机的储罐中。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电动泵补加方式的防爆问题,但仍然存在两大不足:第一,通过对补加罐1体增压,有一定的压裂风险,造成臭剂的大量泄漏;第二,加压过程需要保持加臭机的储罐上端的呼吸阀敞开,以保持气压平衡,这样又会在呼吸阀处造成一定量的臭剂挥发出来,使得天然气场站周围空气污染。
因此,如何实现安全有效的加臭剂补加是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泄露非电驱动的天然气加臭剂补加装置。所述零泄露非电驱动的天然气加臭剂补加装置包括:补加罐、加臭剂储罐以及气动泵,所述气动泵位于所述补加罐与所述加臭剂储罐之间,所述气动泵用于利用所述补加罐与所述加臭剂储罐之间的压力差将所述加臭气储罐中的加臭剂注入到所述补加罐内。
在实施例,所述补加罐与所述加臭剂储罐之间通过管路连通进而在所述补加罐与所述加臭剂储罐之间形成压力差。
在实施例,所述补加罐与所述气动泵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加臭剂储罐与所述气动泵之间通过所述管道连接。
在实施例,所述加臭剂储罐上设置有呼吸阀。
该装置通过采用气动泵的方式,规避了现场用电防爆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原来通过氮气加压方式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加罐上设置有补加罐回收挥发臭气入口,加臭剂储罐上设置有呼吸阀出口。通过气动泵驱动臭剂从补加罐输送加臭剂储罐后,同时利用在补加罐上部形成的负压,通过软管连接加臭剂储罐上端呼吸阀挥发出的臭味回收入补加罐,实现补剂过程中全密闭、零泄露。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小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小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3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