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热铝合金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3809.9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1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禄;胡万谦;李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宝航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1/03;B22F1/00;B22F9/08;B22F10/28;B33Y70/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雷玉龙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铝合金 粉末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热铝合金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粉末材料中主要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为:Si:6.0~12wt%,Fe:2.0~5.0wt%,Ni:1.0~3.0wt%,Mn:1.0~4.0wt%,余量为Al。本发明的粉末材料组织均匀、无明显偏析,室温、高温力学性能达到了耐温增材制造提出的苛刻要求,本发明的粉末材料在高温下,尤其是200‑250℃温度下,性能表现优异。此外,本发明无需添加稀土元素或复杂工艺包敷,成本更低,能够满足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热铝合金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其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当中,但受制于材料发展缓慢,例如,传统耐热铝合金无法应用于增材制造工艺,导致增材制造的进一步应用受到限制。尤其是高温应用环境,不仅要求轻质、耐高温,而且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具备耐高温以及高稳定性的铝合金材料迫在眉睫。
现有技术中,中南大学开发出一种铝镍(Al-Ni)合金材料,但该材料室温强度不够高,且几乎没有塑性,呈现明显脆性断裂;此外,该材料高温强度不强,材料抗蠕变的能力较差,无法进行实际应用。美国橡树岭实验室开发出一种铝锰铝铈(Al-Mn-Ce)合金材料,但该材料需要加入稀土元素,受制于成本因素,导致很难进行工业生产。此外,现有技术多选用混粉技术制作粉末材料,粉末均匀性存在较大问题,性能很难稳定,难以实现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耐热铝合金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粉末材料不具备耐高温、高稳定性以及抗蠕变能力差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热铝合金粉末材料,所述粉末材料中主要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为:Si:6.0~12wt%,Fe:2.0~5.0wt%,Ni:1.0~3.0wt%,Mn:1.0~4.0wt%,余量为Al。
本发明的优先技术方案中,所述粉末材料的原料为铝、铝硅合金、铝铁合金、铝镍合金、铝锰合金的组合。
上述耐热铝合金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称取所需量的原料铝、铝硅合金、铝铁合金、铝镍合金、铝锰合金,并将其置于熔炼装置中;
步骤2,将熔炼装置抽真空,至其真空度≤100Pa,再充入惰性气体至大气压;
步骤3,将铝、铝硅合金、铝铁合金、铝镍合金、铝锰合金置于790~1150℃条件下熔炼成熔炼液后,再将熔炼液置于1000~1300℃条件下保温静置10~15min,制得合金熔液;
步骤4,在熔炼装置中充入惰性气体,将制得的合金熔炼液用高速惰性气流雾化,将其破碎成小液滴后,即可得到原始粉末。
本发明的优先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5,将步骤4所得原始粉末批混处理,混粉装粉量为10~30kg/次,混粉速率为200~1000转/分钟,混粉时长为15~30分钟/次。
本发明的优先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6,批混处理后的粉末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55~80℃,真空度要求≤1000Pa,烘干时长为6~8h。
本发明的优先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7,对干燥处理后的粉末进行分级,分级选用超声波振动筛,过两道筛,第一道选用500-800目筛,加装气流引流,第二道选用200-300目筛,取两道筛中间道次,即可得到符合增材制造成型要求的耐热铝合金粉末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宝航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宝航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3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