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电台信号源生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32660.2 | 申请日: | 2022-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7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君;徐英雷;肖琳;张茜;邹蓉;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B17/15 | 分类号: | H04B17/15;H04B17/29;H04B1/713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房云 |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 电台 信号源 生成 装置 | ||
1.航空电台信号源生成装置,包括:连接总电源的电源模块,通过频率综合器顺次串联的微机控制模块和显控界面,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将一路输入电压向信号源中各个部分供电,微机控制模块根据通信协议编写程序代码,采用同步串行通信方式通过串行通信接口与频率综合器通信,将工作方式、工作状态、频点代码的指令和产生的各种控制信号,通过总线发送给频率综合器,频率综合器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和锁相环PLL,根据锁相环PLL输出频率的关系,得出第一本振输出频率f1和第二本振输出频率f2,第二本振输出的高频信号根据跳频控制信号经处理得到某一时刻跳频信号,频率综合器产生相应的频率控制码,得到波段控制码、第一本振数据载入、第二本振数据载入以及DDS控制码相应的控制信号,跳频信号经过射频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输出到待测设备,实现待测设备所需要的激励信号,并输出一组可变的>1GHz的频率、以及两个固定大于0.8GHz的频率,提供航空电台需求的各个频率值、幅值,并与其它通用仪器相配合,通过设置跳频的跳速,对频率综合器的数据传输、变频跳频的使能控制以及码字转换,利用信号源外部相联的微机,实施对航空电台常规指标的测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电台信号源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采用两端接地GND三组DC/DC变换器来实现信号源内部的电压转换,产生数据处理,频综,衰减功能电路需要的+15V、+5V、-5V电源电压来驱动频率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电台信号源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机控制模块包括:带有扩展串口和通信接口的逻辑控制单元,与逻辑单元相连的AD/DA变换电路和CPU处理器,逻辑单元采用同步串行通信方式,根据通信协议编写程序代码,通过CPU处理器串行通信接口对频率综合器传输数据,变频跳频的使能控制信号以及码字转换,给频率综合器发送工作方式、工作状态、频点代码的指令,并与显控面模块通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电台信号源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频率综合器由低本振和高本振两个部分组成,低本振部分包括:晶振和总线控制模块,以及晶振顺次串联的12分频器、鉴相器PD、低通滤波器LPF、压控振荡器VCO和程控衰减器,其中,鉴相器PD、低通滤波器LPF、压控振荡器VCO、可编程分频器÷N构成一个锁相频率合成器的单环PLL,晶振、12分频器与PLL形成第一本振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电台信号源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晶振频率经12分频为FPD=G/12,通过低通滤波器LPF滤除的干扰,提高信号的频谱纯度后,通过数模混合实现PLL电路在基准频率;当环路锁定时,进入鉴相器PD的两个基准信号频率相等,通过压控振荡器VCO得到频率控制信号FVCO=N*FPD,改变N的数值,即可改变信号的频率,该频率控制信号FVCO经程控衰减器后生成低本振频率FL1/FL2,形成单环PLL第一本振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电台信号源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高本振部分包括:连接晶振的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DS和总线控制模块,以及顺次串联的晶振、低通滤波器LPF、混频器、声表滤波器、64分频器、鉴相器PD、压控振荡器VCO、可编程分频器、程控衰减器,其中,鉴相器PD通过低通滤波器LPF连接压控振荡器VCO与可编程分频器÷N构成典型的锁相频率合成器PL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电台信号源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DDS利用正弦信号相位线性增加,并且以2π或360°为一个周期的特性,用一固定频率的时钟,根据所需产生的信号周期确定相位或周期量化单位,不断按此量化单位累加并不断地mod2π每mod一次2π便产生出一个以量化单位为间隔的一定数量的相位值,再按这些离散相位值由正弦表中查出相应的正弦值,这些正弦值都以二进数据表示,便得到所需频率的数字式相位、幅度正弦信号,即实现了频率综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26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