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运维模型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9602.4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6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远;侯本才;诸进;韩冰;王志达;许子豪;陈昊;李楠;王宇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10/0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孙彦斌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模型 建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运维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建立施工阶段模型建模标准、分区表,施工阶段样板文件,运维阶段模型建模标准和运维项目清单,建立施工阶段BIM模型,对施工阶段BIM模型进行细化,得到运维阶段BIM模型,对运维阶段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得到轻量化运维BIM模型,将轻量化运维BIM模型导入运维平台,并与运维管理数据库进行数据关联。本发明通过在施工阶段建模时,按运维分区需求分别建立施工模型,将分区建立的模型依据边界条件整体成一体,再进行细化与轻量化导入运维平台,与信息标记点进行挂接。从而有效避免施工,运维准备间期大量重复性工作或根据运维需求重新对BIM模型进行分割,为运维平台三维可视化提供展示媒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BIM建模及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运维模型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IM模型从建模到施工管综,再到现在运维模型,走过了几个阶段。在施工阶段建立的BIM模型,在项目后期需要向运维BIM模型转化。传统的运维模型是在二维图建立模型后,经过碰撞检查,完成最终调整的各专业模型集合体,如今运维模型从传统的二维模型发展到了现在的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然而现阶段在施工阶段建立的施工模型在向运维模型转化的过程中,由于两个阶段的建模需求不同,导致施工阶段建立的模型无法在运维阶段持续利用,因此在运维阶段需要重新建立模型,造成大量重复工作,即浪费人工又使得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运维模型建立方法,以解决现有施工阶段模型在向运维模型转化的过程中,由于两个阶段的建模需求不同,导致施工阶段建立的模型无法在运维阶段持续利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运维模型建立方法,包括:
建立施工阶段模型建模标准、分区表和施工阶段样板文件,以及
建立运维阶段模型建模标准和运维项目清单;
基于施工阶段模型建模标准、分区表和施工阶段样板文件建立施工阶段BIM模型;
基于运维阶段模型建模标准和运维项目清单和运维模型LOD标准对施工阶段BIM模型进行细化,得到运维阶段BIM模型;
对运维阶段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得到轻量化运维BIM模型;
将轻量化运维BIM模型导入运维平台,并与运维管理数据库进行数据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施工阶段模型建模标准包括:项目文件命名标准、样板文件建立标准、二维族绘制标准、三维族库管理标准和BIM模型LOD标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分区表包括区域明细表和系统明细表,其中区域明细表按照楼层、区域、机房和重点区域进行划分,系统明细表按照强电系统、弱电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给排水系统、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和空调水系统进行划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施工阶段样板文件包括土建样板文件和机电样板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运维项目清单包括能源清单,楼宇自控设备清单,安防清单和消防报警设备清单,其中能源清单包括电能表、水表、燃气表和热力表;楼宇自控设备清单包括空调设备、风机、给排水设备、集控照明、电动水阀、电动风阀、盘管和消防水泵,安防清单包括视频监控和门禁,消防清单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和气体灭火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基于施工阶段模型建模标准、分区表和施工阶段样板文件建立施工阶段BIM模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9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